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天堂也正在復原重建之中天堂遺址的建築形制非常獨特

天堂也正在復原重建之中天堂遺址的建築形制非常獨特

日期:2016/12/15 1:36:4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武則天明堂又稱“萬象神宮”,高86米,長寬各90米,始建於公元688年,是武則天在洛陽主要宮殿乾元殿址附會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賀、飨宴、講學辯論之用。作為唐代著名的大型建築物,明堂毀於公元755年以後的“安史之亂”。作為絲綢之路“申遺”和大運河“申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洛陽市政府於2007年投巨資啟動隋唐城大遺址宮城核心區保護展示工程。穿越台基進入內部一層,在“明堂”內僅存的中心柱坑遺址處,透過一塊塊調光玻璃,記者看到通天柱下保存完好的四方柱礎石。

    琉璃瓦明堂一層內主要展示武則天與明堂的歷史淵源、有關武則天的考古發現,明堂二層有一個3D全景影院,通過尖端科技手段展示大唐帝國由盛及衰和昔日明堂的繁華與燒毀的場景。與明堂“遙相呼應”的“天堂”也正在復原重建之中。天堂遺址的建築形制非常獨特,與佛教密宗供俸佛像的曼陀羅(壇城)的形制布局極為相似。家住縣城上西門街48號的裴師傅,正在申請修繕補助,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保護平遙古城,原拆原修,是一個惠民政策,也是保護咱平遙古城的一個好舉措,更是對這裡居民居住環境的有效改善。”

    保護修繕琉璃瓦資金由該縣縣政府、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和產權人三方共同承擔。其中,縣政府和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的補助資金原則上占到修繕資金總額的2/3,驗收合格後核發補助資金。原址修建的明堂遺址保護展示工程4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一座披著“綠衣”的“新明堂”展示在世人眼前,遠遠望去像是一個巨大的八卦形钹罩在隋唐洛陽城遺址公園內。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一名王姓負責人介紹說,“新明堂”高21米余,外部為三層立體台基,頂部為八角攢尖屋頂;凡需要進行傳統民居保護修繕的產權人,需要向該縣提出申請;由規劃局審核後進行公示,並邀請相關設計單位進行總體設計,申請批准後,簽訂相關協議並在該縣規劃局及社會各界的監督下施工。內部共兩層為展示廳,總面積近一萬平方米。不過,“新明堂”的高度卻嚴重“縮水”,僅僅是歷史上的明堂的四分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