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有個三百年“五進大祠堂”
日期:2016/12/14 18:33:12   編輯:古代建築史祠堂的建築風格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北流市民樂鎮南慶村有一個約300年前建成的“五進大祠堂”。相關人士認為,該祠堂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文化突顯、環境獨特,是廣西乃至全國都少有的“五進大祠堂”,具有較高的考古和保護開發價值。
這個“五進大祠堂”坐落在南慶村留山自然村,坐南朝北,祠堂前是面積為6.67公頃的大池塘——賢鐘塘,該祠堂因此名為“賢鐘塘”,其大門前懸掛“賢才蔚起,鐘毓文明”楹聯。賢鐘塘祠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距今約300年。五進主殿堂至今依然保存較好,數百年古建築風貌尚存,特別是每進殿堂中懸掛的各種內容的牌匾有數十塊,體現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其中內容包括“肅靜”、“回避”、“進士”、“文魁”、“武魁”、“舉人”等,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五進大廳外懸掛的“父子兄弟叔侄登科”大匾,據說這是當時省裡送來表彰和祝賀留山梁氏家族“父子、兄弟、叔侄同登科”的牌匾。如今,“父子、兄弟、叔侄同登科”的故事在北流民間依然廣泛流傳,激勵著廣大群眾勤奮讀書、立志成才。
據介紹,留山賢鐘塘梁氏是北流東平梁氏嘉興支七世長房瑀公後裔的一個分支系,發展至今已有300年歷史,有12代子孫,人口2600多人。今年春節期間,北流梁氏家族上千名宗親,在擁有300年歷史的留山賢鐘塘祠歡聚一堂,暢敘情誼,共賀新春佳節,並計劃在2021年完成賢鐘塘祠的修繕及祠堂門前池塘硬化、美化,建設“農家樂”景點,並隆重舉行“東平梁氏留山賢鐘塘建祠三百年慶典”活動。目前,該籌委會通過廣泛發動梁氏宗親捐資,已籌集資金約60萬元,同時積極向相關部門申請留山自然村為自治區級“古村落”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