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章丘古城 尋古探秘

章丘古城 尋古探秘

日期:2016/12/13 20:03:4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精美的百年老宅
精美的百年老宅
  傳說中的“臥龍榻” 傳說中的“臥龍榻”
  文/雪城
  章丘是一座千年古城,城北有山,城東有河,可謂依山傍水,人傑地靈。它就是章丘古城繡惠鎮。繡惠鎮地處章丘市中部,東接淄博,西臨濟南,曾是章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
  一條繡江河,滋潤著古城歷經滄桑的面容;一座女郎山,挺直了古城在歷史長河中的脊梁。
  百年老宅
  女郎山南的西關村有一座近百年的古宅。這座古宅建築院落分為三進,整個建築群雖已破敗,但從門樓牆壁上的精美雕磚和房檐結構細節上仍能看出當年的奢華。古宅於民國三年到六年,由商人高業恕所建。原來古宅一圈都是二層的樓房,樓下有地下室。廂房和正房之間有回廊連接,能互通。現在,古宅存留的只有地下室和地上一層了,回廊也沒有了。第一進有東西南北四個廳房,其中南廳房已經坍塌。前院正廳,實際是一間戲廳,全家人看戲的地方。廳房房頂,雖經歷過風雨侵蝕,其精美的輪廓卻依稀可見。而從牆面卻看到了技藝的精湛。近100年過去了,牆面不但依舊平整如鏡,磚縫也筆直如線。這個牆縫,如一枚錢厚,建築上就叫錢縫。怎麼做到的呢?據說當年東家在兩頭放上錢,建築工人拉上線,泥灰都均勻地和這錢一樣厚,東家只要驗收合格,兩邊的錢就是建築工人工錢。所以才有這牆的平整、筆直。後院是西方風格,和前院有著明顯的區別。後院廂房、主樓不復完整,主樓靠北邊的建築還用了蘑菇石,造型獨特的立柱,如同放大後的保齡球瓶,歐式廊柱搭配得非常和諧。
  西關高家
  西關高家,是清末明初章丘兩大豪門望族之一,在保存基本完好的高家祠堂(村委會院內),有幾塊鑲嵌在牆壁上的清代石碑,碑文記載了高家買地置業和商號分立等方面的歷史。西關高家與舊軍孟家都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族資本家,高家的發跡史早於孟家。後來兩家聯姻,西關高家的千金高即惠嫁給了舊軍孟家的少爺孟傳珊,生有二子,一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瑞蚨祥大當家、“東方商人”孟洛川。電視劇《東方商人》就曾在這古宅拍過外景及劇情。高家財力之巨和名揚全國的祥字號孟家不相上下。濟南的很多錢莊、當鋪都是西關高家開辦的。當時濟南的剪子巷、芙蓉街、西門等處都有高家的當鋪或金店。濟南泉城路唯一保留的古建築“高家當鋪”就是西關高家的產業。故有“舊軍綢布,西關當鋪”之說。
  高家有一個後人,不得不提,就是曾在周恩來總理少時就讀的奉天東關模范學校任教的高亦吾。周恩來總理曾說:“讀書期間,我對高老師的印象最深,受其影響最大。可以說,假如我少年時代沒有恩師的栽培,就沒有我個人的今天!”高亦吾是周恩來一生最敬重的老師。
  臥龍榻
  “臥龍榻”,長約2米,寬約1.2米,在石板的一端,有一個小圓洞,圓洞的四周磨得非常光滑。石板的一角已經缺失。據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幼時曾在樹下、石板上仰臥乘涼的記載,故而得名。當年朱元璋年幼,曾經在這個村裡做長工,靠替人家放牛為生。在放牛的日子裡,特別是在中午時分,朱元璋就喜歡躺在這塊石板上睡覺,垂槐為他遮陰蔽日。睡覺的時候,通過石板上的這個小圓洞把牛拴在石板上。後來,朱元璋帶領農民軍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朝。就在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的時候,這塊石板上的一條小龍突然騰空,朝著南京方向飛去,於是,這塊石板就缺了一個角。從此,青石旁邊的垂槐被稱為“臥龍槐”,而樹下的青石稱作“臥龍榻”。來源齊魯晚報) http://news.sohu.com/20130709/n381118022.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大眾網-齊魯晚報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9/ArticelE002004FM.htm report 2400 精美的百年老宅傳說中的“臥龍榻”文/雪城章丘是一座千年古城,城北有山,城東有河,可謂依山傍水,人傑地靈。它就是章丘古城繡惠鎮。繡惠鎮地處章丘市中部,東接淄博,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