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古建築油漆彩畫施工材料配制

古建築油漆彩畫施工材料配制

日期:2016/12/14 20:39:57      編輯:古建築紀錄
一、熬制熟桐油(灰油)
灰油為處理木結構基層的主要材料,由油工自行熬煉。先將土子粉和樟丹(即紅丹)放入鍋內炒,使水分完全排出。然後將原生桐油倒入鍋內,與土子粉和樟丹攪勻加火熬煉。使生桐油通過土子粉和樟丹在加熱條件下的氧化聚合反應成為熟桐油。由於土子粉和樟丹比重較桐油大,容易沉澱,要用木棒和油勺經常攪拌。油開鍋時要用油勺揚煙降溫,避免起火。當油沫呈現黑褐色時,就可以看油的火候了。試看的方法是:將油滴在涼水內,如油珠不散,及時下沉即為熬成。要多試多看,一待熬成,要及時將油取出敢入鐵桶內,並繼續揚煙。
熬油前要做如下准備工作:一是准備大涼水桶,灰油溫度偏高時將油桶放入水桶內降溫。二是准備涼桐油,如來不及撤火或將油取出,可將涼油倒入鍋內降溫。三是准備好鍋蓋,萬一起火時用鍋蓋將火蓋滅。
熬煉桐油時材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生桐油 土子粉 樟丹
春秋季 100 7 4
夏 季 100 6 5
冬 季 100 8 3
二、打滿
即制備乳化桐油。先將面粉倒入桶內,陸續加入稀薄的石灰水,用木棒攪拌成無疙瘩的糊漿,然後加入“灰油”調勻即成乳化桐油——油滿。攪拌時應堅持同一方向才能使灰油與糊漿乳化均勻。如亂攪或反向就會“洩”,達不到乳化目的。材料的重量比為:面粉:石灰水:灰油==1:1.3:3,也有用1:1.3:1.3比例的。
三、油灰
(一)磚灰屬商品供應,分粗、中、細三種粒度其規格為:大籽灰16目/英寸,中籽灰24目/英寸,細灰80目/英寸。
(二)各種用途的級配:
捉縫灰、通灰 大籽灰70% 細灰30%
壓麻灰 大籽灰60% 細灰40%
中 灰 中籽灰20% 細灰80%
細 灰 細灰100%
(三)調灰及使麻的材料配比:
油滿 血料 磚灰 備注
捉縫灰、通灰 1 1 1.5
使麻 1 1.2
壓麻灰 1 1.5 2.3
中 灰 1 1.8 3.2
細 灰 1 10 39 加光油1水6
四、梳麻
將線麻截成70厘米左右長,用麻梳子梳細梳軟,同時將未梳透的麻秸、疙瘩、雜草摘出。然後用細竹竿(麻筷子)將梳過的麻再撣一遍,將塵土和麻絨撣淨,並將麻撣順成鋪,便於取用。根據使麻面積大小決定麻的長短,大面積可用原來梳好的麻,小面積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截短。
五、石膏膩子
配比約為石膏:光油:水==16:6:6。石膏先加光油混合攪拌,然後加水調至體積不脹,挑絲不倒即可,要隨用隨調,量不宜大。因石膏性質不同,又有過期不過期的差別,調配以適用為准。
六、立粉材料用膠
立大、小粉時膠水按季節變動配比,重量比如下:
春秋雨季 夏季 冬季
干膠 100 100 100
水 140 100 200
七、顏色人膠量
重量比,其中膠為1膠2水熬成的溶液,詳見表8—1。
表8—1顏色人膠量 顏色名稱 膠 水   備 注
洋綠 7 5    
伏青 8 8   廣紅同伏青
鉛粉 3 5    
樟丹 4 2    
石黃 8 4   指包膠用,做畫活應減膠
銀朱 24 24   毛藍同銀朱
煙子 24 24   冬季適量加酒鹼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