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西安古城又開10家博物館
日期:2016/12/13 20:11:02   編輯:古建築紀錄西安3月7日電 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文物點3246處;漢長安城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去年發掘古墓葬559座,出土各類文物4100多件;全年共有10家博物館相繼開放……這是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13年全市文化廣電出版暨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西安五個申遺點進入沖刺階段
2012年,全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向社會公布,登錄文物點達3246處。《陝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叢書》西安卷的編撰工作全面完成,38處文物點已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名單。另外,組織全市國有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89家,開展了歷時6個月的西安地區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工作,共普查國有企事業單位1590家,登記可移動文物689666件(套)。
經過6年的艱苦努力,我市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等五個申遺點進入最後沖刺的關鍵時刻,已完成各申遺點文本編制所需的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組織編制了五個點《保護管理規劃》、大小雁塔和興教寺的《保護規劃》。目前,正在組織編制保護展示方案和環境整治方案。
去年,漢長安城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區域考古勘探、資料編寫及測繪工作,已完成明光宮區域的考古勘探面積73.7萬平方米。
發掘古墓葬559座 出土文物4100多件
去年,我市加強了城市基建工程中考古勘探、發掘及文物保護的組織管理工作,配合基本建設開展考古發掘項目達200 項,勘探面積1500余萬平方米,發掘古墓葬、古窯址559座,發掘古遺址6000多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4100多件,為西安地鐵、沣東新城、渭北工業園區等大型基礎建設提供了文物保護專業技術支持。
在文物保護維修方面,完成了霸陵、豐鎬遺址、周至縣、藍田縣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志的更換栽立工作;完成了未央宮前殿遺址保護工程、城牆遺址重要段落保護工程的招標工作;完成了豐鎬車馬坑環境監測二期、半坡保護廳環境監測、藍田水陸庵中殿維修、高陵縣二聖宮搶救維修、臨潼秦東陵盜洞回填及文物庫房維修等五項工程。歷時10個月總投入500萬元的東岳廟維修保護工程,全面竣工。
西安各類博物館總量已達94座
去年全年我市共有10家博物館相繼開放,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青龍寺遺址博物館、漢唐石刻博物館、健康博物館、口腔博物館、啤酒博物館、於右任故居紀念館等等,西安地區各類博物館總量達到94座,“博物館之城”建設初見成效。半坡博物館順利通過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西安博物院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進入國家一級博物館百強行列。
在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中,加強聯合執法,聯合公安部門辦理文物案件230 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 人,配合相關部門拆除遺址保護區違法建設面積50000余平方米,收繳文物1100余件(組),其中一級文物23件,二級文物96件,三級文物26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