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圍內,“中國制造”給人的印象頗為尴尬:廉價、粗糙、無設計、品牌模糊,這種狀況和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奢侈品牌倒是比較吻合,但和中國即將躍居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的身份又頗為不符。中國為什麼迄今沒有誕生自己的奢侈品?中國本土品牌努力多年,並屢屢誕生天價白酒、天價茶葉,為什麼卻誕生不了真正的奢侈品?中國的奢侈品之路到底卡在哪兒?
奢侈品和中國的親密度
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一個數據令世人震驚:截至2011年3月,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達107億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游艇和豪華車),占據全球份額的四分之一,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報告稱,中國內地主流奢侈品消費人群達2億人,占總人口的13%,並且每年還在以25%的速度增長。報告同時預計,201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將達146億美元,占據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的頂峰。
哪些中國人在消費奢侈品?《ELLE世界時裝之苑》主編曉雪介紹,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群體目前有兩大類,一類是中國富裕階層,一類是年輕的白領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員最為典型, 他們的月收入在2萬到5萬元之間,追逐名牌心理是他們奢侈品消費的最大動力。
中國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一大批億萬富豪,加之不斷擴大的中產階層,消費人群和消費實力的急劇膨脹令全球奢侈品巨頭瞠目,也讓他們進軍中國的節奏快得驚人。“到中國去!” 這幾乎是目前全球奢侈品品牌的流行口號,頗有齊赴“中國盛宴”的勢頭。曉雪表示,目前幾乎所有的世界頂級品牌都在中國設有分店,而一份對奢侈品展商的調查問卷顯示:在莫斯科、迪拜、上海、北京、香港幾個排名靠前的世界奢侈品消費市場中,超過80%的奢侈品展商選擇的進軍地都是上海。
而各種時尚盛會也時時在中國驚艷亮相。2012年4月1日晚,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謝幕之際,“ELLE半月刊華麗上市慶功盛會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慶祝派對”又在北京的時尚地標751D-Park精彩上演。這個慶祝派對,不僅紅毯星光熠熠,Versace更借盛況發布了自己的春夏大秀如圖。而梅賽德斯-奔馳更自1996年開始,就與時尚界建立了緊密的聯系,諸如紐約、米蘭、巴黎、柏林、東京等國際頂級時裝周,都有它璀璨的身影。
“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奢侈品都在打中國牌,中國風已是時尚界最炙手可熱的新寵,一些奢侈品牌也在中國建立了副牌,奢侈品的全球性盛會每年在摩納哥舉行國際最頂級奢侈品展覽會Top Marques也在上海舉辦了。”曉雪說,因為中國財富的迅速增長,最近10年,中國富裕人群對高端手表的熱愛,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很多知名手表品牌的市場結構,在巴塞爾表展上,中國人的購買取向更成為大的手表品牌的市場風向標。
中國為何沒有自己的奢侈品
一方面是奢侈品和中國進行著最親密的接觸,一方面卻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奢侈品消費大國,卻沒有自己的奢侈品牌,這讓國人感覺情何以堪。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高速崛起的大國,為什麼卻誕生不了自己的奢侈品牌?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奢侈品有三個含義,一是精工制造,精益求精;第二,奢侈品沒有短時期形成的,它一定是歷史的積澱;第三就是,所有的奢侈品必須既是經典的,也是時尚的。”李光斗表示,中國不缺古董,但古董不能成為現代社會的奢侈品,因為奢侈品必須是能分享和復制的工藝品。
中國現在雖然沒有奢侈品,但歷史上,中國卻是奢侈品的發源地。“比如圓明園的一個水龍頭,現在可以賣過億元,像《紅樓夢》裡提到的中國的服裝、化妝品都是那個時代的奢侈品。因為奢侈品本身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對極致的追求。”
而中國目前沒有本土奢侈品的最重要原因,在於中國精工制造傳統的斷裂。“因為大家都追求快,所以我們雖然現在的國力超過大清多少倍,卻再也修不起一個圓明園了,不是沒錢是缺少技藝精湛的工匠。”除此之外,中國奢侈品傳統也因為曾經的政治環境斷裂了。“法國人把皇帝送上了斷頭台,但奢侈品的傳統沒有斷裂,中國則因為文革等政治運動,造成奢侈品傳統的完全斷裂。在那個年代,國人以破爛和儉樸為美,奢侈浪費成為一種犯罪。”
如何打造本土奢侈品牌
近些年來,面對國外奢侈品的大舉進入,不少中國本土品牌也躍躍欲試,希望能踏上創立奢侈品之路。然而,收效甚微。與此同時,一些天價白酒、天價茶葉卻屢屢誕生,業界因此有人預測,中國目前已具備創立奢侈品的土壤和氛圍,本土奢侈品牌將在白酒或茶葉這些有中國特色的行業產生。而李光斗對此卻表示,情況並沒有這麼樂觀。
“中國品牌在這方面肯定有所努力,但成果還不明顯。比如茅台(600519,股吧)酒雖然也定位於奢侈品,賣得很貴,但和那些洋品牌比較,雖然歷史的積澱夠了,但在品牌的表述上卻是有問題的。”李光斗說,那些國際奢侈品表述的都是一種生活方式,而茅台酒連包裝都是幾十年不變,缺乏時尚元素。
另外,奢侈品無論是表述文化,還是表達情感,都必須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必須與國際市場接軌,“任何一個奢侈品都必須是得到世界級承認的。”李光斗強調,“而這方面,中國品牌還是有很大欠缺的。”
“當然這也不能著急,奢侈品的建立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的。”但他也表示,中國品牌一直是短板。“在經濟崛起的大國和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中,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每個國家在經濟崛起的同時,它的品牌地位也得到相應提升。比如韓國的品牌,在上世紀90年代,品牌質量也不穩定,各方面都不盡如人意,但現在韓國的品牌,包括"三星"電子產品、"現代"汽車等品牌迅速崛起,現在"現代"已在世界杯上打廣告了,已有全球影響力了。”
而中國在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品牌這塊卻一直是短板,“國際上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是非常低的,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中國制造從食品到藥品,不斷爆出重大的負面新聞,這使得國民對中國品牌首先就沒有信心,沒信心之後,就是全世界對中國制造的沒信心,連信心都沒有,何談奢侈品。”
但經濟發展的中國早晚要踏上創立自己的奢侈品之路,那這條路該怎麼走呢?“第一要堅持精工制造;第二要定下心來,從歷史中尋找也好,從現實中尋找也好,總之是要建立一個奢侈品的體系、故事;第三就是要與時俱進,任何品牌都不能抱殘守缺,像CHANEL,歷史上就經歷過多次變革,才成就了今天的經典。因為任何奢侈品都是要契合當下的時代精神的。”
對於記者有關“中國奢侈品牌有望在哪些領域誕生”的提問,李光斗表示,中國品牌目前談奢侈品還為時過早。
“首先得改變現狀,改變中國制造在全球的印象,中國奢侈品才有可能出現。如果中國制造在全球還是目前這個印象,中國奢侈品在全球的出現並不樂觀。”李光斗向記者講述,“中國有很多賣得很貴的東西,豪宅、天價煙、天價酒,但要讓全世界的人來中國買很貴的東西,或者讓中國富人以中國品牌為自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奢侈品是歷史、文化和血統等因素的集大成者,中國奢侈品牌的形成,顯然還須付出諸多方面的努力。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