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難忘的以弗所古城

難忘的以弗所古城

日期:2016/12/13 23:11:04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圖書館遺址

大劇場遺址

大凡到過土耳其以弗所古城的游客,沒有一個不震撼驚歎的!
    從公元前129年開始,以弗所就成為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省會,號稱“亞洲第一大都會”。現存的遺跡,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但絕不是支離破碎的廢墟堆積,而是建築物栉比鱗次的完整古城,只是所有的建築都已沒了屋頂而已。殘留的石柱甬道、女神雕像、祭壇、神廟、教堂、圖書館、劇場、浴室、豪宅等等,綿延約兩公裡長,清一色的大理石建築,充分展示了古羅馬建築的風格:和諧、完美、崇高。無處不在的精美雕刻,使你仿佛置身於古代建築藝術的畫廊裡。
    古城坐落在丘陵上,氣魄極其宏大,而“細節”也耐人尋味。例如有兩個露天免費飲水池,是國王下令修建的。但國王又在池邊修建了他的全身雕像,每當行人來到池邊,彎腰掬水解渴時,等於都要有意無意地向國王雕像鞠躬行禮,土耳其導游琳達說:“每喝一次水就要向國王鞠一次躬,感謝國王的恩典呀。”我啞然失笑了,各國古代統治者簡直如出一轍:都喜歡臣民感恩戴德,頂禮銘記的。
    有趣的是,導游琳達執意要全體游客參觀一個男性公共廁所。面積三五十平方米,很寬敞,三面沿牆曲尺形的大理石板上挖了一個個圓洞,供如廁用。邊上有供盥洗的水槽,下面有沖走糞便的排水溝。琳達說:“不要小看了這地方,那時候的男人,早上都要來到公共廁所,一邊坐著解手,一邊洽談生意,許多貿易,就是在這些公共廁所裡完成的。”原來這是一個多功能公廁啊。我忽然想起了日本也有“廁所文化”一說,但以弗所的公廁,無疑是廁所文化的先行者了。
    古城中央大道盡頭處,聳立著一座只有房架牆框的高大建築,兩層樓高,極其醒目,這是一位羅馬人為紀念他的父親而修建的圖書館,建於公元114年。該建築面向東方,以便閱覽室可以充分利用早晨的光線。圖書館藏書2萬多冊,都是羊皮書或牛皮書。兩千年前的古人,以這種方式紀念先父,還將當時極其寶貴的圖書資源向民眾開放,這是有點兒了不起的,我不由得對那位創建者肅然起敬了。
    將臨出口的時候,古城給了我們最後一個驚喜:斜坡上有一座可以容納25000人的露天大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氣勢非凡,壯觀至極。劇場建於公元1世紀中葉,須知,全城人口最多時也就25萬,一場演出,十分之一的市民可以前來欣賞娛樂,不愧為一座惠及全民的文化設施啊。
    當年強大的古羅馬帝國,其疆域包括現在的土耳其、希臘和意大利,所以,土耳其至今保存著大量的古羅馬建築遺跡,而以弗所古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