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巴黎刮起“東方漢風”

巴黎刮起“東方漢風”

日期:2016/12/13 18:52: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獅子山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滿城漢墓的錯金銀博山爐、雷台漢墓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10月21日,“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在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來自河北、湖南、陝西、雲南等9個省區市27家博物館的漢代瑰寶向法國和歐洲觀眾介紹了2000多年前開放、自信、多元的中國漢代社會的全貌,與世界分享中國智慧、中國風格和中國情懷。

  本次展覽集中了153組、459件來自全國各地的珍貴展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占據很高比例。這些從東方歷史中走來的物質文化遺產向西方觀眾系統地展示了漢代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融合、經濟生活、漢字藝術和日常生活等內容,體現了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審美取向。據主辦方介紹,展覽期間中法雙方還將舉行一系列講座和研討活動,豐富西方觀眾對中國歷史與現狀的認識。

  在近年來中國文物外展活動中,本次漢代文物展規模空前,規格最高,為中法建交50周年的慶祝活動掀起了又一個高潮。此展受到中法兩國元首的重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均為展覽作序。開幕儀式上,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強調,中法兩國綿長的璀璨歷史使文物展覽這一形式在兩國的文化交流中占據中心位置,中法之間的文化共性和文化特色,是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得以開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法雙邊關系始終保持創新性和生動性的重要因素。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隽說,漢代為開放、包容、創新的中華文明奠定了基礎,而這三點也是法國文化的重要特征,中法兩國在文化上有天然的親近感。

  展覽吸引了法國各界人士到場參觀。法國文化部長佩爾蘭和外交部長法比尤斯當晚專程前來參加展覽開幕式,並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展覽。法國藝術家之家協會主席雷米·阿龍對展覽贊不絕口:“這些文物所展現的文化讓人歎為觀止。”

  除了向西方展示中國漢代的文化魅力,此展還有面向法國中學生的教育計劃。據主辦方介紹,近年來,法國初中一年級的歷史教科書中加入了有關中國漢代的介紹。為豐富同學們對這一時代的認識,吉美博物館與法國教育部門合作,組織法國漢代歷史學家編寫了針對法國中學教師的教學指導手冊,以便更深入、准確地向法國青少年介紹這一燦爛的文明時代。“我們也有意接待更多的法國中學生來參觀”,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蘇菲·馬嘉麗對記者說。

  當晚,中法雙方簽署了《中法文化遺產領域交流與培訓計劃》,承諾將在專業人員交流和業務培訓、傳統村落和古城古鎮保護以及文物科技保護方面推出一系列實質性的合作項目,促進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和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本報巴黎10月22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