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道教景觀長春洞
日期:2016/12/14 17:30:17   編輯:古建築紀錄 簡介:長春洞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山西麓,創建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
歷史:長春洞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貴州道人李法紀、楊法蔭等建,後經多次修繕。2006年05月25日,長春洞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建築:長春洞由前殿、正殿、道捨、花園等建築構成,整個建築坐東面西,規模較大,風景秀麗。前殿內原供呂洞賓像,現改奉雷神、土地、靈官及文武財神,內懸有“九興之殿”、“恐懼修省”、“鼓鑄群倫”、“萬靈之師”四塊匾額,殿後壁上繪有“老壽星赴宴歸來圖”;正殿額懸“萬象中涵”、“凌雲望阙”二匾,門窗之上均有浮雕,八扇格子門上分別雕刻著八仙圖像,雕工精細,形象逼真,殿內天花板上有一用板子拼成的八卦圖,內雕八角澡井和一條盤龍,形態逼真,工藝不凡,殿中央供奉玉皇大帝塑像,金童玉女侍左右。長春洞殿堂間道教壁畫比比皆是,楹聯匾額數不勝數。
長春洞周圍古木參天,溪水環流,氣候涼爽,被譽為“古洞長春”的勝景。殿內有這樣一副對聯:“石洞春深,六月猶留三月景;春堂晝永,一天得有兩天閒。”這是對“古洞長春”勝景最形象的解釋。長春洞的殿宇內還有“三皇圖”、“九龍圖”、“二十四孝圖”和“百鳥朝鳳圖”等許多具有很高研究價值的宗教彩色壁畫。
推薦閱讀:
濟南大覺寺
中國的“比薩斜塔”—連州慧光斜塔
“東南名剎”安徽琅琊寺
三晉三大名樓 介休祆神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