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石頭城的對話”貴州屯堡人南京尋親

“石頭城的對話”貴州屯堡人南京尋親

日期:2016/12/16 18:35:24      編輯:古代建築

  (柳揚)時光不必倒流,要了解六百年前金陵的江南風物麼?只要去貴州安順感受另一個“石頭城”屯堡保留完好的明文化。

    七月二十九日,“石頭城的對話”——貴州安順文化南京尋根展示在南京舉行。安順市委常委、副市長付躍欽帶著對這片土地無限的感情說到“是扯不斷的情緣把南京和貴州聯系起來,帶著對‘石頭城’深深的眷戀,我們來尋親了……”

    在貴州安順,聚居了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言、服裝、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沿襲了明代南京的文化習俗。據了解,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為平定南方少數民族政權,從南京帶派的三十萬大軍進駐貴州安順,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

    在尋根展示會上,為來賓斟茶的屯堡少女服飾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發式相似。據她們介紹,自己所著服飾是鳳陽漢裝,大袖長袍、鳳陽頭、尖頭鞋,都保留了明代遺風。服飾以青、藍色為主,表示他們對祖上的來源——長江一帶眷眷依戀之情。

    屯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地戲,又稱“跳神”,在尋根會上,來自屯堡的民間藝人表演了一出三國戲,讓在場的南京人大飽眼福。這種盛行於屯堡的民間戲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聞名。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這與江南農村的“傩舞”和“嗔拳”假面戲非常相似,記者就曾在南京高淳縣看到過類似的表演。

此外,尋親會上還舉行了“南京攝影家眼中的屯堡風情展”。

屯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地戲,又稱“跳神”。

  

屯堡少女為來賓泡上一碗安順的茗茶。

大袖長袍,屯堡婦女的衣著保留了明代遺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