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積極探索“古鎮新村鎮村聯動”發展新模式

積極探索“古鎮新村鎮村聯動”發展新模式

日期:2016/12/13 21:54:56      編輯:古建築紀錄
    4月29日,市委書記王萍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文山故裡青原區富田鎮調研古村落文化時強調,要堅持傳承古村文化,展現古鎮風貌,探索“古鎮新村、鎮村聯動”的發展新模式。

    王萍對富田鎮王家宗祠誠敬堂、富田古街、匡家總祠、陂下古村等地的古建築、古文化進行了實地調研。每到一處,王萍對當地古建築保護開發利用及流傳至今的古村落文化都贊不絕口,認為該區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村落、古民居存留尚好,具有很高的研究、鑒賞價值。

    在富田鎮王家宗祠誠敬堂,當得知誠敬堂長82米、寬44米、總面積為3646平方米,其建築規模之大在國內實屬罕見建築,體現了構思奇、選材奇、建築藝術奇等三大特色,目前保存完好並已投入資金190多萬元由文保專業隊伍進行修繕時,王萍很高興。她對青原區主要負責同志囑咐道,王家宗祠要堅持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原則進行修復與整治,展現歷史風貌。同時,要將古村鎮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努力探索出“古鎮新村、鎮村聯動”的新模式,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

    結束對王家宗祠的調研後,王萍馬不停蹄深入富田古街和匡家總祠進行實地調研。王萍對青原區古村落、古民居文化的保護和開發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王萍指出,吉安有很多的古村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富田鎮黨委政府要積極地到外地有影響力的古村落、古民居進行實地考察,認真學習其他地方古村落保護開發的先進經驗,更好地把富田古村落保護開發利用起來。據介紹,富田古街是富田鎮保存完好的古街之一,曾是一條古老的驿道,如今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課堂。中共贛西南特委、贛西南赤色郵政總局、江西省蘇維埃財政局、工會等舊址和陳毅、毛澤覃、黃公略等同志的舊居集中在這條古街上,還匯集了2000余條紅軍標語。匡家宗祠崇孝堂,是富田匡姓的總祠,是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凸顯了贛中民宅的建築風格,為研究明清以來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隨後,王萍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陂下古村調研,實地察看了朝天門、敦仁堂、江西省蘇維埃工會舊址、曾山同志舊居、竹隱堂、星聚堂、安人亭、古街、列寧台等地。當見到村內36座祠堂,堂構迥異,各領風騷;18口古井,口口井水清甜;百余米長的古街,店鋪俱全;6座古牌坊,3處古門樓;80余棵千年古樟環繞全村;村中鵝卵石巷道縱橫,連結著180多棟明清建築的祠宇民宅,凸顯出贛中民房構架的獨特風格。王萍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連聲說道:“陂下古村保護得很好,開發得也很好,令我很震撼!很感歎!青原區通過多種途徑籌集了大量的保護修復資金,制定了村規民約落實保護措施。希望青原區要進一步調動村民參與古村落保護開發的積極性,做到保護與開發並重。”

    調研中,王萍還拜谒了文天祥陵園,實地察看了省重點調度項目青東公路二期改造工程,並深入東固畲族山區考察了南龍移民新村建設情況。
    (編輯:李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