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三大名樓 介休祆神樓
日期:2016/12/14 17:30:19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金庸著名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一身奇異武功的張無忌和心機深重的朱元璋所在的“明教”,其前身就是來自古波斯的“祆教”(“祆”音“xian”,同“仙”)。歷史上,朱元璋手下確實有一部分明教徒隨他一路征戰,小說中的“明教”最後也演化成一個276年的封建王朝——大明帝國,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山西介休,有一座與“祆教”密切相關的祆神樓,早在朱元璋之前的宋代,即聞名於世。
祆神樓位於介休市順城關大街東端,是國內僅存的一座祆教建築。因獨特的建構和非同尋常的經歷,其1996年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並稱為“三晉三大名樓”。
感恩白袁宋代重臣建名樓
從太原市出發,經大運高速由介休出口進入市區,在三賢大道前行兩公裡調頭前行不遠,路邊一處雄偉高大的樓閣式建築,頗為引人注目。這處建築,便是享譽國內外的祆神樓。11月27日,記者來到此處時,祆神樓建築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正在修繕中。
祆神樓系北宋名臣文彥博為紀念祆教而建,後到明代,一知縣為保護該樓,在其基礎上建造了一座紀念“劉關張”的新廟,被稱作“三結義廟”。在當地,祆神樓俗稱玄神樓,它既是“三結義廟”的山門和樂樓,又是順城關大街的過街樓,設計精巧,結構奇特,是山西省木構建築之精華、明清樓閣式建築之典范。
樓旁清代古碑記載,祆神樓為北宋“文潞公”特為“祆神”所建,“其初,非三結義廟,蓋宋文潞公為祆教建耳”。“文潞公”即文彥博,介休人,為北宋名相。據史載,他“崇儒術,重禮儀”。“祆”為“妖”之古體字,清光緒間邑人李敦愚指“祆”字乃“妖”字之訛,並以玄、祆同音,斷定玄神為祆神。
這裡所說的祆神,為祆教中的火神。祆教也稱拜火教,公元6世紀後從古波斯(今伊朗地區)傳入我國,專為“胡僧頂禮之所”。唐代多建廟祭祀,宋元時偶有殘余。
介休市祆神樓文管所所長孟維亮告訴記者,根據當地傳說和《平妖傳》記載,北宋年間,文彥博曾率部鎮壓河北一帶的農民軍起義。幾番征戰下來,文彥博始終未能平亂。後來,一位名叫白袁的“得道仙人”主動請戰,出謀劃策平定了這次起義。為感謝白袁,文彥博回到老家介休後,特地為這位信祆教的“仙人”建廟,取名祆神樓。但白袁自恃有功,放蕩不羁,用今天的話說,好色,來到介休後“生活作風極差”,當地百姓不堪其擾,將他告到了文彥博處。可是,文彥博感恩白袁,也沒有好的懲治辦法。最終,此事被“能人”告到觀音菩薩處,觀世音菩薩使出神通,將白袁壓在了祆神樓下,從此介休百姓才得以安寧。
傳說歸傳說,但祆神樓的過街樓和戲樓之間,至今還有一男一女塑像。當地人說,這位“仙人”白袁本就是集男女於一身,“所以難免有作風問題啦!”
更名護廟一時避禍傳千秋
祆神樓除俗稱玄神樓外,也稱作祆神廟,是一組古建築群。其坐北朝南,分祆神樓、獻殿、正殿。祆神樓本身又分為過街樓、戲樓、山門,是個三位一體的奇特建築。而獻殿、正殿等,即為明嘉靖之後所修的三結義廟。
祆神樓外觀重檐四層,其內則為兩層。該樓下層空闊,上層用平座加欄桿,屋頂為十字歇山頂。整個建築,重檐下三面均有一抱廈。抱廈顧名思義,為圍繞廳堂、正屋後面的房屋。
推薦閱讀:
道教聖地真谷寺
通遼庫倫旗三大寺
梅州名剎 悟禅勝地
佛教聖地—塔爾寺
抬高地基滄桑古建展雄姿
祆神樓和其後的三結義廟,歷史上多次重修,但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戲樓塌毀,抱廈部分下沉,加上該樓西北角二層檐塌毀,周圍地面因城市建設一再抬高等,祆神樓到了不得不修復的關鍵時候。1984年7月,在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沈竹、原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李正榮以及眾多人士的呼吁下,祆神樓修復工程全面啟動。
談到這次維修,孟維亮至今感到驕傲:上世紀80年代初,祆神樓周邊的地面已經高出樓基一大截。為了讓這座珍貴的文物不被雨水等侵蝕,介休方面經專家論證後層層上報,決定對祆神樓整體抬高1.5米。
古建被整體抬高,在今天不是什麼新鮮事,技術上也不是難事,但在那個年代,在介休還是不敢想象的事。現在的建築抬高、平移等,依靠的是精良的技術,精密的儀器,祆神樓的移動,則主要靠的是千斤頂加枕木。
事前計算好整樓的尺寸、重量後,施工方在省考古所等的指導下,將祆神樓用鋼結構牢牢鎖定。之後,24個千斤頂從祆神樓24個支柱處按照統一號令,同時介入其底部。24個工作組,加上各外圍團隊一切妥當後,指揮員每喊一次“一二三”的號子,大家便將千斤頂按下一次。每頂一次,專業人員立即繞樓仔細查看,確認沒有任何損害後,再進行下一次頂升。單單靠千斤頂,顯然不能完成1.5米的頂高距離,為此指揮部事先准備好了經嚴格測量過的鐵路枕木。一個枕木高10厘米,待千斤頂頂到適合的高度後,將枕木墊入樓體底部,之後再重復千斤頂的作業。一點一點地提升,一點一點地查看,一點一點地支撐……耗資100余萬元,堅持近兩個月,樓基終於露出了“地平面”。此後,施工方又用同樣的方式,將周邊的建築一一頂升。
這次的整樓頂升工程,一時間在國內被傳為佳話。以後的幾年,按照統一的部署,祆神樓、三結義廟等相繼被維修,千余年的古建恢復了往日的雄姿。1996年11月20日,基於祆神樓的寶貴價值及歷史意義等,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祆神樓正在新的維修中,介休市市長王懷民在采訪中談到,這次維修,一方面是將祆神樓存在的各種損壞進行徹底的修復,另一方面,則是按照歷史的真實,將原來祆神樓一側的文潞公祠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全面恢復。另外,從市區東的祆神樓到市區西的後土廟,明清時期曾是一條最繁華的街道,這次維修將重現明清一條街昔日風采。
推薦閱讀:
道教聖地真谷寺
通遼庫倫旗三大寺
梅州名剎 悟禅勝地
佛教聖地—塔爾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