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大成殿金碧輝煌的屋頂,是曲阜大成殿的象征,是曲阜城區最耀眼的景觀。曲阜至聖琉璃瓦被列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投向這青磚黃瓦,關注它的前世今生。
曲阜市至聖
琉璃瓦廠嚴格按照:清式建例第六集的規定生產。為皇家專用必須品。孔子享受著與皇家同等地位的象征,多少年來,紅牆高聳,門禁森嚴,只有曲阜古城區這座最高的建築。屋頂上流光溢彩、斑斓生輝的琉璃瓦和傳神生動的琉璃制品,就像一個個在琴鍵上舞動的音符。
五千年來,中國森嚴的等級制度在
琉璃瓦顏色的使用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黃瓦只能用在尊貴的皇家建築和享受同等級別的孔廟建築上,恭王府的府邸建築只能用綠瓦,而平民建築只能用布瓦。而孔廟的大成殿卻使用了仙人、龍、風、獅、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11類造型的琉璃件,形態逼真、生動傳神,無不顯示出天下第一家的尊貴、氣派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琉璃制品的發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汗水,萬歷年間《工部倉庫須知》記載:“凡瓦件一萬件,需用柴15萬斤”。琉璃技術成為我國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朵鮮葩,並成為全世界所矚目的傳統技藝。
歷史的發展,儒學的弘揚,尊重孔子而修建的三孔旅游勝地。琉璃瓦的廣泛使用,促使琉璃瓦在曲阜逐漸興盛起來。
1368年,朱元璋欽命山西洪洞縣陶工朱氏長子赴京都修建宮殿,次子赴山東燒制磚瓦修建孔廟,陶工到達山東後,窯址設在兖州,繼承了傳統的貢磚燒制傳統工藝,沿襲了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裝窯、焙燒、洇窯、出窯等工序。本廠所處之地土質優良所用原料用曲阜八寶山的泥土,後來為就地取材,減少運輸開支,窯址遷至曲阜城西大莊,並成為孔府孔廟建築琉璃瓦的專用燒制窯,世代相傳。
如今曲阜市至聖琉璃瓦廠產品遠銷美國、日本、西德、澳洲、加拿大、哈薩克斯坦、以色列等國家。產品供不應求。由以前的皇家專供發展為遠銷海內外。產品質量和理化要求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家的檢驗標准。
曲阜市至聖琉璃瓦是國內三大琉璃制品廠家其一,瓦廠生產的產品以細膩、圓潤的球磨泥漿勝出,其原料除來源於八寶山的白土、黑土、堅硬如石的頁巖外,還有曲阜防山的泥土,取之以“聲”,嚴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和,用古碾壓細,過80目絲羅,將細粉用淨水浸泡5天以上,采用人工雙腳反復踐踏揉合攪拌,達到泥不粘腳,摔之不裂為止。
塑形脊、吻、獸件工藝是整個工藝的重頭戲,每一件制品的每個部位都要經過匠人千百遍的手工制作。一件制品的塑形工藝通常要耗時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經晾曬後入窯,經受窯室1230度以上高溫的千錘百煉。燒制成功的琉璃瓦出窯的瓦件流光溢彩相得益彰,這樣制作出的琉璃件其型、神、音才能達到和諧的統一。
生產的琉璃瓦、青瓦、青磚是修建樓台、宮殿榭枋、亭廓以及各種園林建築的高檔古建材料。
文章來源:曲阜市至聖琉璃瓦廠 http://www.fangguwa.com 轉載請保留!
百度一下:至聖
琉璃瓦,至聖青瓦,至聖青磚
TAG:至聖琉璃瓦,至聖青瓦,至聖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