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合肥明教寺

合肥明教寺

日期:2016/12/14 17:22: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合肥明教寺

合肥明教寺

合肥明教寺

合肥明教寺

合肥明教寺

    明教寺坐落於中國安徽合肥市逍遙津公園旁,原名鐵佛寺,又稱明教台、曹操點將台。該寺始建於南朝梁時,至隋末,寺院荒廢。唐大歷年間(766—779)在廢墟中掘得鐵佛一尊,廬州刺史裴絹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為“明教院”。明代改稱“明教寺”。後迭經興廢。至清鹹豐三年(1853),復毀於戰火。光緒年間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築被日軍飛機炸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有關部門多次撥款修繕。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明教寺歷史悠久,建築雄偉。在清代,居合肥城眾寺之冠。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客堂、寮房等。

    教驽台高5米,面積近40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三國時,合肥為曹操管轄之地,他曾多次來合肥部署對吳國孫權的戰事。教弩台就是曹操所建的一個軍事堡壘,它既可捍衛合肥城的安全(離城僅4公裡),又可用以訓練強弩手。南距淝水僅5米,東距津水約百米,北距逍遙津百余米,均在強弩射程之內。據說當時經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練,勝者贈以紅袍以示獎勵。百步穿楊,鑼鼓聲起,曹操哈哈大笑。為了使士兵們夏日不受日曬,台邊種有許多松樹,風來松聲如濤,教弩松蔭,為廬州八景之一。台上除有聽松亭外,還有一口古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稱屋上井,水味甘美,四季不竭。井口石欄拙樸古老,現出23道提水繩溝,繩溝石質光亮如玉,欄上镌刻“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字樣,是供士兵解渴用的。經長年累月提水,井口石盤上現有23道繩痕。井欄上還有“晉泰始五年”(269)字樣。到南朝梁武帝時(503一548),據說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鐵佛,於是在教彎台上建一佛寺,名鐵佛寺(一說在唐大歷年間掘得鐵佛)。唐大歷年間改名明教寺,後毀於兵火。現廟為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谟所建。袁於天國革命失敗後削發為僧。清同治年間重新修建。寺內共有佛像30多尊,有大雄寶殿、地藏殿等建築。登臨台上的聽松亭,可以俯瞰合肥全城景色。前人詩有“登臨收楚豫,吞吐盡江淮”之句。近年已全面修葺,成為合肥市文物旅游的主要景點。

    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築此高台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教弩台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聽松閣兩處古跡。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周圍松拍挺拔,濃蔭蔽日。後被譽為廬陽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蔭”即此。

    唐大歷年間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

    現在的明教寺,聳立台上,雄偉壯觀,乃清光緒十一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谟雲游募化,按原樣重建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铛,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鐘鼓齊鳴,梵音缭繞,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唐大歷年間於廢墟中挖得丈八高鐵佛一尊,廬州刺史裴絹奏聞朝廷;代宗皇帝李豫诏令重建寺廟,定名“明教院”。明代以後,稱“明教寺”,沿用至今。現尚存“大雄寶殿”、“屋上井”和“聽松閣”等名勝古跡。相傳“古教弩台”上,昔日松樹成蔭,松濤有聲,寺僧建閣,取名“聽松”,於是“教弩松蔭”之譽,被稱為廬陽八景之一。閣上撰有楹聯:“教弩聳高台不為炎劉消劫難,聽松來遠客誰從古佛識真如”。“屋上井”,以井口高於“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井口石井欄上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隸書12字,為公268年遺跡。井欄口遺下汲水繩磨成的23條深溝,堪為千年歷史之見證。

    唐人吳資詩雲:“曹公教弩台,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道出了“教弩台”與“明教寺”的歷史關系。“明教寺”屢經興廢,至清鹹豐三年(1854年)復毀於戰火。同治初年,太平天國將領袁宏谟於太平軍失敗之後,慨然出家於紫蓬山西廬寺,後參禅於明教寺(為西廬寺下院),經多年苦行募化,終於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建寺院。現在的大雄寶殿後殿即為當年的建築,也是寺廟的主體建築。

    明教寺現任方丈妙安法師,1930年出家為僧,師從心定法師,畢業於安徽句容縣寶華山律學院,兼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合肥市佛教協會會長,安徽省政協常務委員,並同時兼任明教寺、相隱寺、忠廟、西廬寺等數座寺廟方丈。現任監院法持法師,安徽巢湖人,1984年出家,師從妙安法師,畢業於九華山全國寺院執事進修班,兼任安徽省合肥市佛教協會理事,中市區政協委員。

推薦閱讀:

泰國大皇宮:滿城盡帶黃金甲

建於峭壁上的宗教聖地

包頭清真大寺

甘肅永登魯土司屬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