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保護與開發並舉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保護與開發並舉

日期:2016/12/13 22:23:44      編輯:古建築紀錄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余。中新社發 段長征 攝 

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福建土樓”在國內外的影響日益擴大,已成為福建在武夷山、廈門之外的又一重要旅游品牌,吸引海內外游人絡繹於途。

據“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的旅游局7日介紹,2012年第一季度,永定縣接待游客88.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逾5.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2.9%、12.7%,實現了旅游經濟“開門紅”。

2008年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來,作為“福建土樓”重要組成部分的永定客家土樓保護與開發並舉,“土樓之旅”越來越紅火。福建土樓永定景區跻身國家5A級旅游景區,永定客家土樓被評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游目的地,永定縣也已被評選為“全球華人最向往的根親文化聖地”。

為加強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保護與開發,龍巖市今年3月出台加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客家文化挖掘保護、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景區旅游產品等一攬子措施,力爭到2015年使福建土樓永定景區成為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從《關於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保護與開發的若干意見》可見,永定土樓景區將拆除或改造與土樓景觀不協調的廣告牌和建築物,規范經營活動,創建與景區相協調的、優美的特色生態、農田、水利景觀;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外,發展景區鄉村休閒觀光旅游業,建設10個以上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觀光休閒農業示范園、農家樂、森林人家,設立台灣農民創業園和永台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區,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旅游形態。

此外,龍巖市擬將永定縣列為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弘揚客家文化基地,深入挖掘、傳承客家楹聯、山歌、節慶、婚嫁等民風民俗和客家美食;組織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永定考察、調研、收集、整理客家土樓文化,聘請知名專業文藝人才創作以永定客家土樓文化為題材的文藝、文學、影視作品,提升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在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設立300家以上福建土樓永定景區營銷展示品牌形象店,推銷福建土樓永定景區旅游新產品。

在“福建土樓”漳州景區,南靖、華安已基本完成土樓總體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南靖設立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由縣財政每年撥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土樓保護維修專項資金。華安縣先後投入1.23億元,進行房屋拆遷改造、博物館建設和周邊環境綠化美化。

對於土樓景區的門票收入,除用於土樓的維修、管理外,漳州還提取一定額度貼補樓內居民,激勵居民積極參與保護行動,鼓勵樓民及周邊民眾開辦農家旅館、地方餐飲,既方便外地游客,又增加樓民收入,使樓民真正得到實惠。

與土樓相依存的生產、生活習俗、民俗風情、傳統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土樓本體一起,組成了福建土樓“活的世界遺產”。為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南靖、華安縣通過埋設隱蔽用電線路、飲水管道和改造傳統茅廁,在保留傳統灶台的基礎上改用隱蔽電器和燃氣具等方式,既改善了遺產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又不改變其原有的生活習俗,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記者 羅欽文)    福州4月7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