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區古城改建投資2億 擴建發展宜居中心城市
日期:2016/12/13 22:23:31   編輯:古建築紀錄市委書記夜禮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建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剛,市委常委、昭陽區委書記馬吉林,市政協副主席、市財政局局長普安銀出席會議。副市長成聯遠主持會議。
昭陽區古城改造已建工程完成總投資2.04億元,涉及10條街道、785戶私房、2個廣場。建設南北街、啟文橫街、撫鎮門廣場等在建工程總投資約2億元,涉及6條街道、724戶私房,2個城門1個廣場。烏蒙古鎮建設項目,完全按照古鎮和4A級景區進行設計建設,目前,一期工程300畝土地已經揭牌,建設項目工程規劃審核已經通過,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在項目建設中,由於撫鎮門廣場內的商業建築增高、其負一層過高導致廣場消防通道不能滿足消防車輛進出需要,存在安全隱患,並嚴重影響了部分地段觀景和撫鎮門廣場的整體景觀。而烏蒙古鎮建設則因地價問題影響了項目建設速度。
夜禮斌充分肯定了昭陽區在古城改造和中心城市建設上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在昭陽區古城改造與烏蒙古鎮建設中,政府與開發商必須要達成三點共識:一,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研究問題。二,在撫鎮門廣場建設中不能再糾纏歷史舊賬,耽誤項目建設,要實事求是協商研究解決已出現的問題,更不能推卸責任。切實把撫鎮門廣場建成市民滿意的好項目。三,要本著互利共贏、兼顧雙方利益的原則來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考慮政府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商家的經濟利益。在解決問題時必須堅持兩個原則。要按照創新的思路、積極的態度,遵循市場規律的原則來解決撫鎮門廣場建設與烏蒙古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夜禮斌要求,昭陽區政府和開發商要抓緊協商、積極推進撫鎮門廣場和烏蒙古鎮建設。關於烏蒙古鎮建設地價的問題,開發商承擔一部分,昭陽區政府把土地淨收入部分適當給予補助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利共贏。撫鎮門廣場采取微調修改現有設計的辦法,政府適當彌補損失進行解決。整個古城、舊城的改造必須本著有先有後、錯落有致、相對協調的原則整體推進,達到舊城古城渾然一體的風格。要抓緊解決建設中遇到的瓶頸問題。特別是政府資金短缺周轉不靈、占壓開發商資金、違反協議等問題必須切實得到解決。要抓緊解決工作作風不實的問題。特別是區級部門的工作作風,一是耍政府權威,二是推卸責任,這些作風與市委三屆二次全會提出的“轉變作風,狠抓落實” 的部署要求極不協調,必須整改。
夜禮斌強調,轉作風、抓落實就是要體現在具體項目、重點項目的推進上。各級各部門要以積極的態度來共同承擔責任,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把城市建設發展的勢頭進一步推向高潮,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诠釋“昭通精神、昭通作風、昭通速度”。
劉建華要求,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和開發商各自的職責,制定時間表,落實工作任務,積極解決存在問題,加快古城建設。撫鎮門廣場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進行整改,要抓緊拿出整改的方案和設計,經過審核後方可執行。對於整改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由責任方承擔。二要加快項目建設,盡快完成古城建設。三要嚴格執行城市規劃,服從中心城市的總體規劃。四要積極著手進行舊城改造。五要加強整治,建章立制,建設一個秩序井然、清潔宜居的中心城市。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