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凝固的寺院——中國十大名窟之榆林窟

凝固的寺院——中國十大名窟之榆林窟

日期:2016/12/14 17:32:2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石窟的開鑿起源於印度,在中國源自十六國時期,延續至明清,長達一千數百年之久,尤以北朝、隋、唐、宋、元各代更為盛行。無數藝術匠師們根據當時的宗教信仰、社會風尚並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感受,以及在吸收外來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中國的特色,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集建築雕塑和繪畫藝術之大成。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外還有眾多藝術風格獨特,歷史悠久的石窟建築,讓我們以開鑿時間為順序,共同領略中國十大名窟獨特的魅力。

    榆林窟 

安西榆林窟外景

    安西榆林窟外景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於安西縣城西南75公裡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布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為後代重修或重塑。 

安西榆林窟東崖

    安西榆林窟東崖

    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風格以及彩塑、壁畫的制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著密切的聯系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並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五代以後,莫高窟藝術呈顯出明顯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風格,還是藝術水准方面,都顯示出其時代特征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涵。

    1961年,榆林窟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

 

推薦閱讀:

清末版"世外桃源"隱身長寧

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

清末翰林宅院

山溝溝茅塘古村落保護工程啟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