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關林

關林

日期:2016/12/14 17:36:56      編輯:古建築紀錄


    關林,位於洛陽市老城南7公裡的關林鎮,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前為祠廟,後為墓冢,總面積約百畝左右。明萬歷年間始建廟,植柏;清康熙、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關林古柏蒼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築及游覽勝地。

    主要建築包括門外的高台建築舞樓,三門道硬山式頂的大門、儀門,卷棚式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碑亭、石牌坊、鐘樓鼓等;在儀門和大殿之間,修有石欄板甬道,欄板之間的望柱頭皆雕作獅子頭,計一百零四個,姿態各異,形象生動;三殿之後建石坊,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長廊建置於廟院東西兩側,裡邊陳列洛陽歷代出土的石刻、墓志精品,是研究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大殿是關林最雄偉的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約20米,總面積為760平方米。庑殿頂上,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武,飛檐斗拱,朱柱盈圍;四檐角飾以龐涓、韓信、羅成、周瑜四神將,懸以鐵馬金鈴。殿內暖閣三間,透雕花龍。大殿正門上,有木刻浮雕關公故事圖: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三顧茅廬、單刀赴會、挑錦袍、斬顏良、誅文丑等共十二幅,還有二龍戲珠、鳳凰戲牡丹、龍戲鳳等圖案,刻工精細,構圖美妙。

    二殿是五開間庑殿頂建築。殿內正面塑“關羽怒視東吳戎裝像”,關羽長髯飄灑、端莊威嚴,關平按劍於左,周倉持刀於右。前檐下繪有斬顏良、誅孔秀、大戰夏侯敦、古城會等故事圖。後門上方繪有“華容道義釋曹操”、“東吳赴宴”、“水戰龐德”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關羽骁勇善戰的歷史畫面。

    三殿是五開間的硬山式建築,規模較小,又叫“寢殿”。殿檐下有“三戰呂布”、“威鎮荊州”、“戰長沙”三幅大型故事圖。前枋上還有九幅小型故事圖。斗拱的昂首都雕成龍頭,彩飾絢麗異常。

    關冢們於後部,高10米,占地250平方米,平面作八角形。向南有石墓門。相傳關羽首級即埋於此冢內。冢前有林碑,高4.8米,碑額題“敕封碑記”,碑陰為董笃行所撰之《關聖帝君行實封號碑記》,其內容為關羽的生平、封號以及建廟的情況。

    關林大門前有石獅一對,高2.7米,為明代作品。儀門前有鐵獅一對,重三千余斤,乃鑄於明代;拜殿東端懸有明代大鐵鐘,兩端豎立有關羽的大刀;中間有乾隆、慈禧親書匾額;拜殿前月台上,放置明代鐵花瓶一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