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百年古鎮煥發新顏 戶縣大王鎮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百年古鎮煥發新顏 戶縣大王鎮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日期:2016/12/14 9:37:43      編輯:古建築紀錄

 

  這是一塊充滿勃勃生機的土地,這是一座迸發激情活力的小鎮,這裡的每一寸土地,無處不讓你感受到強勁的發展律動和嶄新的城鎮面貌——這就是奮進中的戶縣大王鎮。
  大王鎮地處戶縣北大門,位於省委、省政府一線兩帶核心和西安——鹹陽經濟圈腹地。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於此古要道設店鋪,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為商貿集散地,號稱大王鎮,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境內有歷史上著名的兆倫鐘官城遺址,是我國自秦代至清朝全國貨幣制造中心,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轄27個行政村,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225人,耕地面積32300多畝,行政區域面積23.3平方公裡。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借助西部大開發的強勁東風,憑借獨有的地域優勢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按照縣委“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和“八個提升”的總體部署,搶抓沣渭新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等機遇,商貿富鎮、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強力推進小城鎮及新農村建設,全鎮處處呈現出風清氣正、人和業興的嶄新風貌。
  大王鎮距西安11公裡,距鹹陽15公裡,距鹹陽國際機場20公裡,是鹹陽地區通往西漢高速公路的必經之地,108國道、西戶、鹹戶公路穿境而過,是戶縣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鎮區有大型集貿市場3個,鎮區工業企業200余戶,商業攤點800余家,日交易額已達百萬元以上,集會人流每日多達2萬余人次,輻射帶動周邊長安、周至、興平、鹹陽及戶縣南部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戶縣北部、西安西部、鹹陽南部一個大型的商貿古鎮。2003年,鎮黨委、政府邀請有關專家通過實地調查、勘測設計、規劃論證,制做完成了《大王鎮2003—2020年建設規劃》,為大王發展描繪出美好的藍圖。自2008年列入“關中百鎮”後,先後投資6000萬元,鋪設下排水管道2151米,新修鎮區道路2200米、47000平方米,新建四幢五層可容納120戶村民居住的戶縣首個農民住宅小區,新建大王東升蔬菜和瓜果批發市場2個,新建大王東升商貿大廈1座,新打環鎮路4.9公裡、37973平方米,硬化800米商貿大街,鋪設人行道彩磚13000平方米,栽植行道樹木500余株,建設綠地面積3300平方米,改造沿街商房168間,安裝景觀燈19套95盞、路燈133盞、果皮箱20個、垃圾桶4個,新建仿古門面房90間2層,設置鎮區交通標志牌12套,噴塗交通分道線7000米、停車位60個,更換廣告牌匾84塊,並全面完成了鎮區排水管道清淤及綜合市場建設任務,初步形成了鎮南工業區、鎮中商貿區、鎮北居住區的城鎮新格局。
  工業重鎮
  深入推進工業強鎮戰略,積極解決企業用地權屬問題,大力整治和改善發展環境,鎮域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年均新發展企業20余戶,引進外資及內聯項目116個,截止目前,全鎮非公有制企業已發展到205戶,個體工商戶582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 戶。全鎮現有投資300萬元以上的塗布紙廠7個,包裝紙箱廠45個,彩印廠21個,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包裝紙箱生產基地。有食用醋、保健醋企業35個,創出了“福春”、“益康”、“錦興”三大名牌,並先後在楊凌農博會上獲獎,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另有建材企業18個,鑄造企業14個,形成了化工、彩印、紙箱、釀造、建材等一批拳頭產品,創出了“畫鄉農”系列健康雞蛋、“福春”“錦興”香醋等知名品牌。非公有制企業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9000余人。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9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7.1億元,上繳稅金1465萬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鎮GDP的55.8%以上,納稅總額超過了36%。
  農業重鎮
  依托西安—鹹陽經濟圈的輻射,搶抓渭河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機遇,狠抓“三農”工作,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截止201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產值1.1897億元,年均增長11%,2010年全鎮農民純收入達到7250元。畜牧業快步發展,全鎮奶牛存欄142頭,肉牛存欄780頭。大力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東興、兆倫、三梧等村種植草莓350多畝,宋東、宋西無公害蔬菜基地達4000余畝,成為西安、鹹陽重要的“菜籃子”。鎮區北部渭河苗木花卉旅游示范帶作為山川秀美工程列為國家級重點投資項目。長慶油田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渭河苗木花卉基地已初成規模,建成後將成為西安、鹹陽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初步形成了“東南草莓帶、西北健康菜、渭河觀光園”產業格局。農村面貌大為改觀,20個新農村累計投入建設資金3100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6000畝,解決了15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打灌溉機井78眼、飲水深井15眼,安裝變壓器19台、村內路燈1000余盞,鋪設輸水管網41.7公裡,地埋管線30.3公裡,硬化村內路41條、52公裡,新打出村路18條、15公裡,沙石硬化主干路26.3公裡,恢復52條生產路路權,新建鎮綜合文化站1個、鎮級文化體育活動中心8個、標准籃球場12個、村級健身廣場6個、籃球場9個。
  和諧大王
  堅持抓信訪,保穩定;抓綜治,保平安;抓民生,解民憂,推動各項社會事業新發展。大力營造安定團結、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全鎮社會整治穩定。衛生工作取得較好成績,27個村甲級衛生室創建圓滿完成,農村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4.9%。民生工作強勢推進,新農保參合率達90%以上,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111650元,面粉943袋,棉衣棉被各25件,辦理農村低保276戶1089人、城鎮低保76戶106人。“升級晉檔、科學發展”黨建載體“辦實事、正村風、聚民心、促和諧”活動成效顯著,自2005年來,鎮、村兩級共為群眾辦理涉及道路建設、農田水利建設、村容整治、人畜飲水、陣地建設、文化廣場建設等7個方面實事480余件,累計投資1.9億元,全民法制水平、致富本能、生活質量得以全面提高。鎮黨委、政府先後被省市評為“司法調解先進單位”、信訪“三無”鄉鎮等近30項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四好五強班子”和“五好鄉鎮黨委”等多項殊譽,綜合實力穩居全縣前茅。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西鹹一體化規劃”的出台和西戶公路、西漢高速路、南北七號路雙向六車道城市大道及沣渭新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等重點區域大規模建設,極大地拓展了大王經濟發展的優越空間,古老而又嶄新的大王鎮正展現出一幅新的發展畫卷。(葛紅衛 張晴 席方圓) 西安1月3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