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訊(記者 胡雁南)陽光明媚,春風和煦,一輛輛來自周邊省市的旅游大巴駛入峄山腳下,鄒城市峄山鎮迎來了旅游小鎮建設的春天。在這個春天裡,通過省內外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峄山鎮成功舉辦了“二月二”峄山古會游,正在進行中的峄山桃花節系列活動吸引了八方游客。
2012年是峄山鎮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產業關鍵的一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明確了以開發峄山景區為龍頭,把做大做強峄山、打造“儒家文化第一山”作為全市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引擎,加大投入,重點打造,穩步提升,全面突破,拉開了峄山旅游大發展大跨越的帷幕。
扎實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制作了鮮明特色、與景點氛圍相協調、中英日韓對照的導游全景圖、景物介紹牌等各種標志標識;強化游客中心的服務功能,對影視廳、游客休息室、旅游信息電腦觸摸屏進一步提升和改進;堅持與周圍環境協調性的原則,增設游客公共休息設施和觀景設施;投資1.8億元建設峄山湖生態觀光區,已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的早熟桃及1萬多畝的景觀樹栽植,完成峄山湖標准提升、斗雞台除險加固等基礎建設,峄山度假村、峄陽書院建成並投入運營。
強勢宣傳拓展旅游市場。加大對景區的新聞宣傳和廣告宣傳力度,在國家、省、市各級新聞媒體對景區進行報道;在京滬高鐵九個車次的列車上投放全列車的車廂廣告,並在高鐵曲阜東站投放燈箱廣告;制作峄山宣傳片,建立旅游網站,印制旅游畫冊。近期,濟寧一套品牌欄目《家在濟寧》欄目組到景區拍攝《峄山碑刻掠影》專題片,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大力提升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
發展壯大特色旅游產業。依托峄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峄山度假村和後山桃花源,開展拓展訓練、真人CS、孔孟養生園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周邊農業觀光、農園租賃、農家樂等旅游服務,在峄山周邊打造特色農業觀光鄉村,以農業發展帶動服務業發展;深入挖掘峄山文化內涵,開發了峄山寶玺、白雲宮齋茶、峄山三寶、桃木如意、畫說峄山、鳌字紀念幣等特色旅游商品,為游客提供種類豐富、特色濃郁的旅游產品和念品,拉動峄山旅游收入,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在峄山旅游發展的春天裡,峄山鎮將牢固樹立旅游品牌意識,緊緊圍繞建設特色旅游城鎮這一目標,高標准高起點統籌做好規劃,做大做強生態旅游文章,不斷將景區服務提檔升級,以旅游業的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努力將峄山風景區打造成精品景區,將峄山鎮打造成“休閒鎮”、“旅游鎮”。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