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中國名樓——岳陽樓

中國名樓——岳陽樓

日期:2016/12/14 17:22:2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岳陽樓景觀

岳陽樓景觀

中國名樓——岳陽樓

岳陽樓逆光

岳陽樓逆光

洞庭湖

洞庭湖

    地理位置

    岳陽樓屹立於岳陽城西北高丘的城台之上,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遙對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萬裡長江。它雖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當中國中部,挨長江、伴洞庭,於洞庭湖居其口,於長江居其中。以水路言,從岳陽出發,上溯長江,經三峽,可通巴蜀;順長江東下,可達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乃至遠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上溯,可與湖南76個縣市相連。以陸路言,緊靠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在南北交通干線上亦處中端,極易轉入與之相連的其他鐵路、公路,通達各省。

    歷史沿革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並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復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

    登岳陽樓可浏覽八百裡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陽樓在湖南岳陽洞庭湖東岸,相傳三國時此地就有閱兵樓,唐代以來詩文更盛,如李白:“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等。宋代重修岳陽樓,范仲淹曾撰《岳陽樓記》,樓名更傳揚天下。宋岳陽樓僅從現存南宋岳陽樓圖可略見一斑。

    現存岳陽樓重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在岳陽西城牆上,坐東向西,面臨洞庭湖,遙見君山。樓平面矩形,正面三間,周圍廊,三層三檐,通高近20米。屋頂為四坡盔頂,屋面上凸下凹,為中國現存最大盔頂建築,覆黃琉璃瓦,翼角高翹。樓前兩側左右與樓品字並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為陪襯。

    2011年9月,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准岳陽樓—君山島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是長江黃金旅游線上湖南境內的唯一景點,是岳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陽旅游業的龍頭。

推薦閱讀:

麗江景點:黑龍潭

黃山腳下的萬粹樓

中國“抱團”申遺的10大名樓

江西國家4A級景區:瑤裡

蠟像館

蠟像館

新碑廊

新碑廊

    建築特色

    岳陽樓采用純木結構,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構件、裝修具有線條優美的表現力,它的保護木構件外表的漆給建築結構賦予了豐富的色澤美,這些充分顯示出中國古建築的獨特的民族風格,凝結著中國勞動人民聰明智慧和精湛的藝術才能,在美學、力學、建築學、材料學、工藝學等方面都有著驚人的成就,在人類文明史上永遠光彩奪目。步入岳陽樓公園門口,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幅黑底藍字的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quot;。它高度涵括了洞庭水的秀麗風光和千古名樓的不朽景觀。穿過古老高大的城門,左邊是假山和碑廊,碑廊是1984年大修時所增刻的,分為四欄陳列即:記事碑、民國以前碑刻,今人碑、雜碑,這些記載既向世人展示著岳陽的歷史,又給人以歷史文化的熏陶。從石碑折回、來到城門洞口,過城門,下石梯,便到了水邊的一個平台,這就是當時三國大將魯肅點兵發令的"點將台"。點將台的南側不遠有一系鐵鏈的大鐵枷和有朱德同志題詞的"懷甫亭"。據說大鐵枷是用來攔江卸敵;"懷甫亭"則是當年杜甫流落巴陵,雖貧窮潦倒,仍為岳陽後人留下了《登岳陽樓》等不朽詩篇,後卒於岳陽。岳陽人民為紀念杜甫,故修此亭。

    離開懷甫亭拾級而上、至南極潇湘門便來到了岳陽樓公園的主要景點--岳陽樓和兩側的三醉亭、仙梅亭。三醉亭位於岳陽樓北側,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三次到岳陽神游、為這裡秀美的山、水所迷,每次喝得酩酊大醉。1755年重修仙梅亭時,人們在醉酒的地方增修一亭稱之為"望仙閣"、1987年重修時改名為"三醉亭"。岳陽樓南面的仙梅亭,相傳在明朝崇祯年間重修岳陽樓挖掘地基時,掘出一塊石板,石板潔白如玉,一面有一枝枯梅,若隱若現二十四萼,紋理蒼勁、如仙家所畫,人們以為是仙跡,便修一小亭,立石其中,以作紀念。主樓岳陽樓歷史悠久、文人騷客多匯於此吟詩贊美。岳陽樓在歷史上屢毀屢修。最近一次大修是在1983年,大修後完全保持了結構原貌,統觀威武雄壯,金碧輝煌。整個樓體結構,工藝精巧,造型端莊,其建築和風格可概括為"純木、四柱、三層、飛檐"。中間4根楠木透頂、承受樓體大部分重力,以漢根廊柱和20根柱支撐全樓。彼此牽制、如意斗拱、層疊相對,拱托樓項。樓項外形似古代將軍頭盔,俗稱盔項。在歷代建築中實屬罕見,也不愧是古人留下的藝術瑰寶!

    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名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幅《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制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寫,字形方正,筆力雄渾技術法多變,獅人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神形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

推薦閱讀:

麗江景點:黑龍潭

黃山腳下的萬粹樓

中國“抱團”申遺的10大名樓

江西國家4A級景區:瑤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