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古村 臥虎藏龍清幽靜美
日期:2016/12/14 17:14:2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安徽皖南,就是一部恢弘的巨著,不僅僅是“徽商”二字所能涵蓋,徽居、徽菜、徽文化.....使人一時半會無法參透她博大精深的魅力。
整個皖南地區,古村落遍布,保存完好,每一個村落都有著精彩的故事和傳說。
攝影/菱湖夜月
今天我們就去探訪黟縣南屏古村。南屏村位於安徽黟縣城西南四公裡處,因村南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始建於元、明年間。
這次來到南屏采風,首先遇到最難得的一年一度的“開蒙啟智”入學開蒙儀式,在宗祠裡,在列祖列宗的注視下,一代一代的傳人生生不息,弘揚光大。首先由鼓手敲擊大鼓,以示稚童從今啟蒙。
攝影/菱湖夜月
第一步:正衣冠。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第二步:向先師聖人孔老夫子獻花。
第三步:行拜師禮。一拜老師,啟蒙老師、教我讀書、誨人不倦;再拜老師,教我做人、育我成長、如父似母;三拜老師,求真向善、誠實守信、永志不忘。
第四步:齊頌《弟子規》。
攝影/菱湖夜月
禮畢,身穿傳統漢服的師生合影,充滿無限活力的稚童將在老師的教誨中學知識,明事理,成事業。
攝影/菱湖夜月
南屏村至今仍較好地保存著8幢代表著宗族勢力的古祠堂,並依序排列在一條約200米長的軸線上。有300多幢明清民居古建築,沿著72條巷弄分布排列,組成了一個如迷宮似的建築群。
攝影/菱湖夜月
8座祠堂有屬於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屬於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還有屬於一家或幾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規模宏偉,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個風格古雅頗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這是葉氏支祠,也是最為壯觀的一座祠堂,大門上端懸掛著“欽點翰林”、“欽賜翰林”、“欽取知縣”的金字匾額,顯示著先祖的勳業,也子孫增添榮光。
攝影/菱湖夜月
奎光堂是當年南屏葉姓祭祀第四世祖葉文圭的會堂。葉文圭,字天瑞,號南屏,曾任山西太原府岚縣知縣,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有很高的聲譽。其後代希望能發揚光大他的品德,就在“圭”上加了個“大”字,把祠堂取名為“奎光堂”。
這裡也是電影《臥虎藏龍》劇中雄遠镖局內景拍攝地。
攝影/菱湖夜月
南屏村大姓葉氏宗祠“敘秩堂”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莊軒敞的古祠。祠堂門前照壁矗立,門樓高大,一對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敘秩堂大門以往只在重大節慶才開,平時走邊門進出,其大門的高度比其余7座祠堂都要高。
攝影/菱湖夜月
序秩堂是張藝謀拍攝的電影《菊豆》的主要場地,至今仍保持著拍攝《菊豆》時的原貌。牆上張貼著《菊豆》劇照,祠堂中擺放著染布、曬布的台架、絞車、染池等,“老楊家染坊”的橫匾也高懸在敘秩堂大門上方,成了游人欣賞的佳景。
攝影/菱湖夜月
南屏村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風依舊,民風純樸,是穿越歷史時空,解密古徽州幾百年徽商人家興衰的經典之地,也是走進鄉村、回歸自然、體驗古風的好去處。
攝影/菱湖夜月
隨便走進一個院落,就是一處博物館,雖然大都是生產生活中的用品,也許並不十分貴重,但承載著不朽輝煌,訴說著厚重的歷史。
攝影/菱湖夜月
在一戶人家廳堂看到“梁孟”二字的匾額,揣摩良久,不得其義,回來百度,原來是這樣的:
東漢梁鴻家貧好學,不仕,與妻孟光隱居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後避禍去吳,居人庑下,為人舂米。歸家,孟光為之備食,舉案齊眉,守貧高義,相敬如賓,世傳為佳話。
人世間夫妻當如“梁孟”也。
攝影/菱湖夜月
整座村落72條深巷縱橫交錯,拐彎抹角,頭咬尾,腰銜背,或短或長,或深或淺,猶如一座龐大的迷宮,令眾多游人迷路轉圈。
村中36眼水井,或圓或方,或石欄或井圈,下視一塊藍天,透徹晶瑩,汲而吸之,清涼甘甜,與宏村民居的牛形水利系統相比,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攝影/菱湖夜月
去南屏一定要看看那裡的小巷,要不然你就感受不到南屏村的魅力所在。巷道幽深處,步步高升巷,想來也是不經歷百回曲折磨砺,怎會豁然開朗,登峰造極。
攝影/菱湖夜月
張藝謀的一部《菊豆》,也讓南屏村沾了不少的光,菊豆飯店的菜肴不知口味如何。逛累了,是可以進去小酌幾杯的。
相對於不遠處的宏村、西遞,南屏村非常的幽靜、安閒,古樸、雅致,吸引著許多雅士在此處或購房,或租房,或定居,或小憩。
攝影/菱湖夜月
在徽州,許多“幸運”的老宅院被慧眼識珠,變身為精品民宿甚至高端酒店,在保存古宅舊風骨的同時,更在不斷思索如何將傳統融入當代人的審美與訴求中。
這是南屏著名的"南薰別墅",是座中西合璧式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約160年,原來破敗不堪,現由宮瑞華先生收購修復。
二樓為小姐閨房,取名“萬雲軒”,經宮老師悉心改造,現在是民宿VIP客房。三樓是集茶室、棋榻、書吧、咖啡吧為一體的空間,您到南屏不妨在這裡住上一夜,一壺祁紅泡起來,在這裡宮老師述說皖南的風土人情,談天說地,道古論今。
早晨被天光喚醒,窗外粉牆黛瓦馬頭牆若隱若現在晨霧中;品嘗特色的徽家早餐,由衷感歎:小院安靜美好,人生幸福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