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日期:2016/12/14 17:23:29      編輯:古建築紀錄

    如果厭倦了喧囂的都市,不如驅車來到這些民俗濃郁的古村落中,只在小溪邊看書、發呆,看看手工藝人們紙扎的花燈,在田野間肆意奔跑、騎行,都是一種放松的享受。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下梅村

    武夷山下梅:尋訪數百年前的幽幽茶香

    下梅,武夷山下的一個小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區以東4公裡處,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由於該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年間,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興盛一時。 

    梅溪:下梅當年因茶市興,水道是下梅的命脈。公路是五八年修進下梅的,在村旁流過梅溪一直是下梅通向武夷鎮乃至海外交通要道。的流入梅溪的當溪劃村而過,將下梅村分成南北兩片。長九百余米的當溪,卻是一條人工運河,是康熙年間,為了茶市而規劃修建的,沿河設了九個埠位。而當溪兩岸,有南北二街,臨溪的街邊設了靠欄,可坐可倚,溪上小石橋比比皆是,交通來往便利。梅溪,將下梅村分成南北兩片。

    清代古民居:如果說溪是下梅的血液,那麼溪兩岸各式建築民居,則是下梅的骨骼。現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築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在遺存下來的祠堂民居,相當多的還比較完整,如鄒氏家祠、方氏參軍第、隱士居等。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氏大夫第,建築宏鄒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至今仍是鄒氏後人在這深宅大院裡居住著。

    下梅古民居建築群大多興建於乾隆年間,主要為民宅,配有教育、休閒、娛樂等設施。古民居以磚木結構為主,利用挑梁減柱擴大屋宇建築空間。宅內多為二廳三進或三廳四進,東閣西廂,書屋樓台一應俱全。外部結構以高大的風火牆為主。許多風火牆繪有二方連續彩畫,意蘊高雅。各宅排水的地下涵道,戶戶相連貫通。各民居布局錯落有致,裡弄縱橫,巷道曲徑通幽。

    磚雕:在梅下,每座民居的大門都有精美的磚雕裝飾,體現富貴和豪華。磚雕多以歷史人物、民間風物、神話傳說為題材,精雕細刻,栩栩如生。其精華首推鄒氏家祠和鄒氏大夫第。磚雕除人物外,還有花鳥、山水、器皿等,共同構成圖案,融為一體。

    木雕藝術主要在窗上,其圖案多以風雅、吉祥的動物、植物、人物為主題,至今各古民居仍完好保存著許多精湛的窗雕。參觀下梅村古民居,人們可從中領略清代民間建築藝術的風格和韻味。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山村風情

    驢行線路

    從武夷山國家度假區(三菇)出發的話,經戰備路北行4公裡,見下梅向導牌,再往東行3公裡到下梅;從武夷山市區出發,轉戰備路南行5公裡,見下梅向導牌,再往東行3公裡到下梅。 

推薦閱讀:

重慶雲陽百年宗祠申報國家級文物

山東泰安市重點文保單位又添30個

寧夏:明長城重要遺跡"小龍頭"亟待加強保護

江西樂安:紅一方面軍大湖坪整編舊址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連城芷溪

    連城芷溪:“大宅門”客家

    龍巖市連城縣廟前鎮的芷溪村,是一個客家萬人古村落。聚居著黃、楊、邱、華四姓客家人,以黃、楊兩姓居多。明清以來,芷溪村先民先後興建了68座古祠、138幢古民居。這些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除一部分是專門作祭祖聯宗之用外,其余都是祠居合一的復合型建築,普遍采用客家地區“九廳十八井”結構布局建造,庭院舒暢,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美輪美奂,被客家學研究人士譽為客家“大宅門”。 

    漁溪公祠:楊姓“漁溪公祠”興建於康熙末年,是為紀念楊氏先祖漁溪公而建,現仍聚居楊姓漁溪公後裔700余人。漁溪公祠的建築設計是典型的框架結構,其建築之宏大,布局之科學,計算之准確,令人自歎弗如。

    黃氏家廟:黃氏家廟坐落茶山口寨上山麓,是芷溪黃氏裔孫為紀念開基始祖庚福公而建造的祖祠,因規模宏大,鄉人也稱大祠堂。祠堂坐東向西。上廳略高,左右大屋間略低,左右回廊各有一門通外;下廳比上廳低一階,有寬敞的回廊。此祠堂有一個至今未解之謎,自建造以來祠堂內從無蜘蛛結網。周圍雖有水草,夏天也無蚊蚋,鄉人堪稱芷溪一奇。

    楊輝公祠:於芷溪的市場邊上,貌似平常,該祠雖與其他宗祠無很大特征,但其中的一些風水學應用在此宗祠上得到極佳的體現。其屋外宰牛屋內無任何腥味,至今都無法解釋,是芷溪的三奇之一。

    花燈:花燈是芷溪的一絕。清康熙年間從蘇州傳入,歷時近300年,芷溪的花燈在形式結構、花樣色彩、工藝技巧諸方面都別具一格。整個花燈由一百零八個(也有九十六個的)各式各樣的小花燈組合而成。其中有宮燈式的紗燈和象征動物花卉的鯉魚燈、牡丹燈。花燈分兩層,下層是主體燈,由一串串小花燈組合而成。花團錦簇,琳琅滿目,配以鑼鼓和十番樂隊,十分壯觀。芷溪每年按姓氏輪流出燈,從正月初一至十二,甚至鬧到元宵,享有“紙包火”的奇跡和客家民俗文化奇葩之美譽。 

逃離喧囂凡塵的古鎮

    芷溪花燈

    驢行線路

    到芷溪,一般先到龍巖,再從連城方向前往芷溪,芷溪距離龍巖65公裡,如果是從連城走,則有很多車直接去芷溪。當地行進主要靠摩的,一般1元/公裡。此地住宿地點較多,主要是集中在新村一帶,住處比較寬松,消費也比較低。 

    端一杯溫溫清茶,慵懶地靠在大軟墊上,這是我最喜歡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只有在幽靜的古鎮中才能尋找到。去過麗江、同裡、周莊……才發現,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靜谧的好去處,就比如培田。找一處民宅,跟村落裡的老人們拉拉家常,聽聽那些古老的傳說,靜靜體會那些古建築積澱的厚重。 

推薦閱讀:

重慶雲陽百年宗祠申報國家級文物

山東泰安市重點文保單位又添30個

寧夏:明長城重要遺跡"小龍頭"亟待加強保護

江西樂安:紅一方面軍大湖坪整編舊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