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棗莊台兒莊古城獲省級立法保護 文化遺產豐厚

棗莊台兒莊古城獲省級立法保護 文化遺產豐厚

日期:2016/12/13 19:14:54      編輯:古建築紀錄

▲如今的台兒莊古城,再現了運河古城、江北水鄉的勝景。

    在不久前召開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山東省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審議通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地處棗莊的一座古城,為何能得到省級立法保護?

    據了解,《條例》經過了省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盡管順利通過,但是審議中也有爭議,有的委員認為,台兒莊古城是重建的景觀,沒有多少文物價值,不值得立法保護。但在省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來台兒莊古城調研後,一些委員改變了看法。

    台兒莊古城管委會副主任張禮春告訴記者,台兒莊古城是人類文化遺產。一是現存最多的古運河遺跡。台兒莊古城內有3公裡古運河河道、13處古碼頭、古船閘、古駁岸等大量水工遺存,是國家大運河申遺的重要節點。二是保存有世界上最多的“二戰”遺址。古城內現有清真寺、彈空牆等多處台兒莊大戰舊址。另外,台兒莊古城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被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古城內的北方大院、魯南民居、徽派建築、水鄉建築、閩南建築、宗教建築、客家建築等特色建築都是在全面深入調查、摸清建築風格並形成系統照片和文字資料的基礎上,遵循原材料、原工藝、原尺度、原空間、原地工匠的原則,在原址上精益求精重建的,這些特色建築也是文化遺產,也需要立法保護。

    台兒莊古城建成後,台兒莊地價飛漲,為了謀取更大利益,開發商希望樓盤建得越高越好。在台兒莊古城北門附近,一家開發商競得了一宗180畝地塊,計劃修建11層的小高層,結果讓當地規劃部門砍到了6層。

    針對這一類問題,《條例》對古城周邊樓高作出了嚴格限制。對於此一限制,棗莊市法制辦副主任郭繼存這樣解讀:“古城裡面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兩至三層,高度都在十米左右,如果在周圍建一些高樓,一百多米、八九十米,跟古城的風貌極為不協調。限高後,以古城為中心,周圍建築物呈階梯狀分布。”

    《條例》還規定:台兒莊古城核心區現有街巷、水系、建築的空間尺度和布局以及建築現狀不得擅自改變。台兒莊古城功能配套區建築的體量、高度、色彩以及形式應當與台兒莊古城核心區風貌相一致,禁止建設與台兒莊古城功能、性質無直接關系的設施。

    山東省人大代表金世蔚認為,基於一些地方古城過度商業化的前車之鑒,如果不加以節制,台兒莊古城很可能會耐不住沖動,過度開發帶來負面影響。

    保護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張禮春認為,《條例》給古城商業開發戴上了一道“緊箍”。這不是作繭自縛,而是古城景觀有了一道“保護符”,只有這樣,古城的發展才能可持續,古城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像華沙一樣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條例》通過當天,棗莊籍省人大代表吳曉蔭很激動。2012年,省十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吳曉蔭等26名省人大代表聯名提交議案,建議制定關於台兒莊古城的保護管理條例。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絕大多數的立法項目主要來源於政府部門的立法建議,而《條例》是由代表議案提出的立法項目,這種做法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反映實際需要,也更加接地氣。

    記者檢索發現,《條例》是山東省繼2000年10月26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泰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後,山東省第二個區域性法規。

    郭繼存告訴記者,旅游大省雲南在這方面做得更好,除了麗江古城、和順古鎮外,普洱茶、納西族東巴文化等也納入了雲南省立法保護,此類地方性法規有10余件。

    有專家認為,作為擁有世界級文化遺產“三孔”的曲阜,在立法保護上掉隊了,希望台兒莊古城立法能給當地政府“當頭一棒”,盡快補上這個缺。(張環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