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翠羽春情

翠羽春情

日期:2016/12/14 19:13:02      編輯:古建園林

走進留園,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燠館曲廊,處處顯示出其巧奪天工的造園技法,就是足下的路徑盤蹊,也同樣引人入勝,精彩紛呈。

留園成於明清,其鋪地圖案紋樣,內容豐富,形式之多達一百多種,大體可分為三個類型;其一多以磚砌。用水磨方磚鋪設在廳堂軒榭等園內建築之中,而走廊庭院內基本上都用條磚仄砌,組成各種幾何圖案,構圖簡單樸素,由於仄砌的方向不同,產生出柔和的光景效果,給人以寧靜清潔的感覺。式樣有人字、席紋、間方、連環錦紋、十字條、拐子錦、丹墀(大都分布在可亭後山曲廊及五峰仙館北走廊內)、斗紋(轎廳後天井及長留天地間南庭院內)等,因用材單一,構圖簡樸,稱之為素面紋型。

其二是用各色卵石、碎石、缸片、瓷片,以及磚瓦片混合組成的紋樣,取材多樣,顏色豐富。由於圖案精美,材質溫潤瑩澈,又多做工俊秀細膩,以簡單重復的韻律獲得美感,並含有一定的寓意,給人以華麗如錦、多姿多彩、活潑舒適的感受,稱之為織錦紋型,大都作為園內建築與景點之間的道路鋪設。其圖案紋樣有十字海棠、金錢海棠、芝花海棠、萬字海棠、八角橄榄景、冰穿梅花、六角冰裂紋、六角套方(這些圖案紋樣大都分布在留園中部、東部)、萬不斷(分布在還讀我書齋庭院)、亂冰紋等,明計成在《園治》卷三中說:“亂青版石,斗冰裂紋,宜於山堂、水坡、台端、亭際”,“砌法似無拘格”,“湖石削鋪,波紋洶湧”。古書上稱之謂“文石青鋪”。這種圖案在留園五峰仙館南庭院內,及涵碧山房南還殘留部分,據考證為明代遺物。

其三是用材更為廣泛,除了磚瓦、各種卵石、碎石、碎缸、瓷片外,還有各種色彩的爐干石(古人在冶煉銀、銅時產生的礦渣,在蘇州城外冶坊濱、銅勺濱、十房莊一帶河邊灘地曾有遺存)、雨花石等。構圖以傳統題材或民間喜聞樂見的形象、口彩為主題。紋樣更為圖案化,形象生動且凹凸有致,從某種意義上講稱之地畫也不為過。在各類題材的構圖中,有的諧音,有的寓意,有的意會,有的聯想。圖案中往往把松、靈芝寓作長生不老,桃寓壽,蝠寓福,鹿寓祿,琴棋書畫寓書香門第,暗八仙即指八仙各自手持的法寶,用以代表八位仙人,寓含避邪納吉、與神同在、仙氣來臨之意。在鋪砌這些圖案時往往先用卵石或碎石打底,然後把這些吉祥圖案鑲嵌其中。在留園中的圖案有平(瓶)升三級(戟)、必(筆)定如意、鳳穿牡丹,散布在中部假山上。連(蓮)年有余(魚),分布在明瑟樓東水池邊。福(仙鶴)祿(鹿)壽(靈芝),在五峰仙館西。五福捧壽、鶴鹿同春,在東園一角。劉海戲金蟾,暗八仙,在可亭假山一帶。另外還有許多單一的吉祥動物花卉圖案,有鶴、鹿(在留園有各種品種、姿態各不相同的鹿4種,大都分布在假山上和山林間,和環境保持協調,有梅花鹿、麋鹿、幼鹿等,體態微凸,豐滿圓潤,似走似奔,形神並茂,鹿眼有的用碎瓷作菱形眼眶,中間用青藍色爐干石點睛,有的用小瓶口作圓形眼眶,中間用晶瑩剔透如貓眼一樣的雨花石來點睛,形象活潑生動,神采飛揚)、壽桃、蓮花、中國結、三魚、石榴、蜜蜂、蜻蜓、蝴蝶、葫蘆、葵花、梅花、套錢等等。游人行走其上大有“蓮生襪底,步出個中來”的感覺。這些圖案統稱為吉祥圖案。

浏覽留園各種鋪地紋樣形式,有的簡樸無華,有的璀璨似錦,有的妙趣橫生。這些獨特的園林小品藝術,技藝精湛,生動活潑,營造了鹿鳴山林,鶴舞翩跹的藝術效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