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廣東古村落盡秀百年粵韻

廣東古村落盡秀百年粵韻

日期:2016/12/14 17:55:03      編輯:古建園林

赤坎影視城

赤坎影視城

赤坎歐陸風情街

赤坎歐陸風情街

南風古灶

南風古灶

赤坎影視城

赤坎影視城

赤坎歐陸風情街

赤坎歐陸風情街

赤坎歐陸風情街

赤坎歐陸風情街

    廣東之美,不僅在於優美瑰麗的自然風光,更在於醇厚深邃的人文底蘊。悠久的歷史以及與中原迥異的獨特文化給廣東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如今,透過那些歷經了百年風雨的古鎮和村落,來一窺當年嶺南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幾座滄桑的村鎮,領略一下這裡獨具一格的魅力和風情。

    開平赤坎鎮中西結合看碉樓

    主要看點:因為電影《讓子彈飛》而廣為人知的碉樓可謂赤坎鎮最為特色的風景。這種獨特的建築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它不但在傳統的中式建築風格中融合了包括古希臘、古羅馬和伊斯蘭教在內的各類西式風格;而且還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在供居住的同時還可提供防衛功能。隨著屋主漸漸遷至國外僑居,現在許多碉樓已不復有人居住,但如今風采仍然不減當年。

    古鎮睇真D:赤坎原為古港埠,因其地土壤顏色紅赤,地處丘坎,故名“赤坎”。赤坎鎮歷史悠久,自古就是繁榮的商埠,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除了目前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之外,這裡還有獨具特色的“騎樓”。這種騎樓同樣融合了許多西式建築的元素,在古鎮的中心和河岸邊都能看見成排的騎樓,滄桑斑駁,古意盎然。古鎮獨特的建築藝術吸引許多劇組前來拍攝,也吸引了許多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這裡取景。

    赤坎的古商會遺址同樣是嶺南古建築的代表。清朝年間這裡先後建造了潮州會館、高州會館、閩浙會館、雷陽會館和廣府會館。一幢會館建築往往融匯各地風格。除了建築藝術之外,赤坎鎮上還有不少庵堂、寺院、祠廟可供游覽。赤坎開埠之初,遷移到此聚集而居的村民,供奉的多是傳統的神祇,各村習慣不一,如康王、白馬、水仙、媽祖等。

    佛山石灣鎮“南國陶都”樂燒陶

    主要看點:石灣被稱為“南國陶都”,到石灣一定要去看一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古窯“南風古灶”,這是一條國內罕有、世界少有的古龍窯,五百年來一直窯火不絕。在這裡除了可以觀光游覽,還可以與陶工一起裝窯、開窯,親自體驗一把玩陶、燒陶的樂趣。

    古鎮介紹:石灣鎮位於西沙河與東江河交匯處,這座方圓幾公裡的小鎮有著源遠流長、底蘊厚實的陶文化根基,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河宕貝丘遺址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

    在石灣鎮可以看到一種特殊的制陶工場——寮場。過去石灣的制陶工場,多為簡陋棚式,故稱為“寮”。現在這裡的寮場已經開發為旅游觀光項目,在這裡可以看到拉坯的作車表演,陶瓷微塑的山公制作演示和注漿的成型工藝,這些都是舊石灣的制陶場景的再現。

    游覽古窯、寮場之余,還可以去林家廳附近的古民居建築群領略一下明清時代嶺南民居的古樸與優美,或者去公仔街逛逛,選購一些陶瓷工藝品作為紀念。

    從化鐘樓村男丁沒超99個

    主要看點:村中有一片有百多年歷史、基本保存完整的舊屋;而村子的中心是一座有99道門的祠堂,這便是目前從化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祠堂——歐陽仁公山祠。這座祠堂的99個門取的是“九九歸一”之意,有趣的是,當地的村民會告訴你一個故事:相傳鐘樓村的祖宗歐陽山在建祠堂時告訴後代,村中男丁的數量絕不能超過門的數量,否則就有人不能自立門戶了。所以到現在,鐘樓古村的男丁再沒有超過99個。

    古鎮睇真D:從化鐘樓古村位於從化市神崗鎮,村子以有著99道門的歐陽仁公山祠為中心,祠堂的周圍是一片年代久遠的古屋。整個村落依村後掛金鐘山而建,座西北向東南。村口有座門樓,開一小拱門,上書“鐘樓”二字。村落四圍3米多高的城牆,4個主要制高點建有4個兩層高用以放哨、觀察敵情的堞垛。這些壁壘森嚴的城牆、護城河、炮樓,在動亂歲月可保證全村避免土匪的襲擊。如果你沿著村子流連一周,便仿如回到古代小王國。在這個“小王國”裡,住的人全部姓歐陽。村中的老人會告訴游人,他們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的後裔。

    鐘樓古村民居的布局則為三間兩廊,民居的一門、一牆、一趟栊,都凝聚著當年人為“防衛”費煞的苦心和智慧。民宅的牆有三層,夾在內外兩層的中間層,是不規則的廢磚,盜賊根本不可能撬牆而入。古民居裡都沒有窗戶,只有門和牆,家裡唯一的采光口只有屋頂一塊不到20厘米寬的明瓦,陽光從那小小的瓦片灑漏下來,別有韻味。

推薦閱讀:

芷溪古村落明清客家“大宅門”

廣西臨桂北江兩岸茶洞古文化

寧波慈溪沈師橋村

發達國家為啥都不搞“舊城改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