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僧格林沁王府

僧格林沁王府

日期:2016/12/14 13:30:37      編輯:古建園林

    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旗人,1825年襲封科爾沁郡王,1855年晉封親王。他能征善戰,但在歷史上卻是個毀譽參半的人物。1859年在大沽海戰中他督軍奮戰,大敗英法聯軍。1863年後又受命剿捻,在山東、河南、安徽鎮壓捻軍。1865年5月,率部在山東曹州與捻軍激戰中陣亡。死後,其子伯彥諾谟诂承襲親王爵,因而這一帶的老住戶,還稱這所府址為“伯王府”,伯王曾任御前大臣,做過光緒的“谙達”(老師),教光緒騎射。

    原僧王府規模很大,前門在炒豆胡同,後門在板廠胡同,縱跨兩個胡同。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其中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築群。

    民國後,府第被親王的後代逐漸拍賣,被分成了許多院落。現在的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范圍。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組很大的建築。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條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見的。現在這裡被改建為“侶松園賓館”。像這樣幽靜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賓館,在北京也是不多見的。

    僧格林沁,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人。道光五年(1825)襲科爾沁郡王爵。後因在山東擊潰太平天國的北伐軍而晉封親王。鹹豐八年(1858)與大學士瑞麟在大沽口駐防,整頓海防,次年擊敗英法聯軍。十年(1860)又因失守大沽,放棄天津被革去王爵。同治四年(1865)在山東境內死於捻軍之手。光緒年間立專祠,即今寬街小學所在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