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探究悠久歷史奧秘追溯古跡傳說

探究悠久歷史奧秘追溯古跡傳說

日期:2016/12/14 17:47:43      編輯:古建園林

 岔道古城

    作為八達嶺外的第一道關隘,岔道古城因位於八達嶺向西、向北之岔口而得名,歷史上曾稱作三岔口、永安甸。

    岔道城於明嘉靖30年開始修築,歷時30年建成。古城依山勢而建,中間略鼓,兩端略縮,如同一葉小舟,盛起400多年風雨滄桑。

    冬春交替時節的岔道古城,青灰色的城牆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畫出一片寧靜。走進城內,古樸的氣息撲面而至,青石條路從腳下無限延伸,以石徑為中心,復古的民居如同書頁向兩側攤開。別致的宮燈、翹起的飛檐、玲珑的鳳角像精美的花邊點綴其中。城內三棵超過300年歷史的古槐,依然蒼勁挺拔,與不遠處起起伏伏的城垣輪廓相互映襯。

    登上城牆遠眺,城內鱗次栉比的古宅交錯有致;城外,遠處峰巒的線條飄逸灑脫,八達嶺長城盤踞在山中蜿蜒起伏,別有一番風趣。雖然東城門外護城河道中的水已干涸,但透過河面上鋪就的清代石板,仍能想象出當時的古城有著北方軍城難得的靈動。

    與城市中緊張的生活節奏和紛繁的色彩不同,走進這座以青灰色為主色調的明清古城中,仿佛重新喚醒了靜谧的歷史畫面。

    岔道古城是登長城的必經之地。憑借特有的地理位置,這裡的村民很早就做起了小生意,把山裡的特產、手工藝品等挑上長城,賣給中外游客,積累了豐富的經商經驗。2002年5月,岔道啟動了古城復建工程,對南段城牆、東西城門及部分古跡進行了恢復。到2008年,發展了古城民俗游,恢復了岔道古城內已有百年歷史的康家老店、三順店、興隆店等老店鋪,重現了古城原始風貌。如今,這座淡定悠閒的古城正在進行整體開發規劃,將形成統一的風格來迎接游人的腳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