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四百年榆林鎮北台覽塞上風情

四百年榆林鎮北台覽塞上風情

日期:2016/12/14 17:44:12      編輯:古建園林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

    鎮北台,為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保護設在附近長城邊上蒙漢互市的紅山市,在紅山之頂修築成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瞭望台,號稱長城第一台,迄2009年,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鎮北台位於榆林城北三公裡處,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江澤民主席親臨此台,一覽塞上風情。

    鎮北台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裡之紅山頂上。距離紅石峽僅2公裡,距離榆林市區僅7公裡,建於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險,居高臨下,控南北咽喉,鎖長城要口,是古時重要關隘和軍事瞭望台。台南額題“向明”二字,為萬歷時巡撫塗宗睿書,屬於明長城防御體系的觀察所之一,是西北地區長城要塞。清末哨棚坍塌。鎮北台各層均表磚包砌,各層台上邊均砌磚垛口,高約2米,並砌有望口,現苔痕班駁,顯得格外古樸巍峨壯觀。

    款貢城

    鎮北台東側有同期所建的“款貢城”,周長668米,占地約2公頃,為蒙漢官方敬獻貢物、贈送禮品、洽談貿易的城池。城池險要,與鎮北台構成了完整的榆林長城建築體系。台西南800米處,有明代易馬城遺劃,面積約6.5公頃,是蒙漢民間自由貿易的城池,也是蒙漢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見證。

    易馬城

    “易馬城”紅山市蒙漢互市期,“萬騎輻辏”,蒙古牧民趕著牛、羊、駝、馬和馱著各鎮北台圖4皮毛.各地漢族商人攜帶大量布匹、綢緞、鹽茶、煙酒從四面八方也來到紅山市。這裡牛羊成群,帳包鱗次,駝叫馬嘶,人聲鼎沸,一派蒙漢貿易熱鬧景象。對此,清初文人楊蘊在《鎮北台春望》中寫道:關門直向大荒開,日日牛羊作市來,萬裡春風殘雪後,游人指點赫連台。人們站在鎮北台頂端,舉目四眺,數十裡景物盡收眼簾,一覽無余。東南:那片片林網農田,縱橫渠道,楊柳成行,以及那歷盡滄桑的榆林古城風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和那西沙樓房林立的新型現代化城市;西北:則是塞外風光,那無數綠化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台下:易馬城、款貢城,還有紅石峽和峽上的平湖。

推薦閱讀:

蘇州蠡墅長橋為古橋群“體檢”

莆田雕刻橄榄核上“清明上河圖”

陝西發現中國最大肉食恐龍足跡

上百村民金馬河灘挖古錢 警方拉警戒線護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