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殷墟世界考古遺址公園

殷墟世界考古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4 11:01:46      編輯:古建園林



丙組基址



婦好基



甲骨碑林



甲骨文碑廊



甲骨文發現地



乙七、乙八基址



殷墟YH127甲骨窖穴展廳



殷墟博物館外形



殷墟車馬坑展廳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大門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鳥瞰圖



殷墟王陵遺址全貌



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

殷墟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公元前1300年前後第二十代商王盤庚由奄遷都於殷(今安陽小屯一帶),在此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都城,歷經八代十二王,共計255年,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殷商文明,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殷墟遺址規模宏大,現存有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後岡遺址、洹北商城遺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祭祀坑、甲骨窖穴、手工業作坊遺址等,出土了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數以萬計的精美文物。

殷墟遺址范圍東起勝利路,西至鋼花路延長線,南抵文源街以南 300米,北達邺城大道以北 210米,總面積約30平方公裡。殷墟作為中國現存最重要的早期都城遺址之一,其規劃布局對中國都城以後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殷墟王陵是中國最早的大型王室墓地,是中國墓葬王陵制度的源頭;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印證了中國商代歷史的可信性,使中國的信史上推了近千年;殷墟遺址是商代晚期社會形態的真實載體,反映出建築、青銅鑄造、歷法等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

多年來,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安陽市殷墟管理處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始終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保護、管理、監測、利用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榮譽和成績,相繼榮獲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中國旅游知名品牌”等眾多榮譽稱號,在多個方面保持國家或省內的先進水平。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在由國內48家權威考古機構參加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的評選中,殷墟以最高票數名列榜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遺址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和良好的管理與展示,在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10月9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我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0年12月10日,殷墟被國家旅游局批准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15年2月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

殷墟景區由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遺址二處景點組成。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總面積422畝。目前已發現有50余座宮殿、宗廟建築基址,分“宮殿、宗廟、祭壇(甲、乙、丙)”三組,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石器等珍貴文物。主要景點設施有:甲骨文“門”字形大門、司母戊方鼎展示、殷墟發掘與研究展廳、殷代車馬坑展示廳、甲骨碑廊、甲骨文碑林、H127甲骨堆積坑、乙七、乙八墓葬群、仿殷玉雕、婦好墓圹、婦好享堂、婦好雕像、采用地下封存地上展示的夯土基址53座等。2005年,又采取安陽市政府投資建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展品的模式聯合建設了殷墟博物館,共展示歷年來殷墟遺址出土的各類珍貴文物500余件。

殷墟王陵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北郊侯家莊北地,總面積180畝,是舉世矚目的青銅重器司母戊鼎出土地,目前已發現有13座王陵大墓,2000多座祭祀坑和陪葬墓,並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石器等珍貴文物。主要景點設施有:“茅茨土階,四阿重屋”形大門、司母戊方鼎展示、王陵墓葬展覽館、M260大墓展廳、車馬坑展廳、獸祭坑、祭祀場展示、12座王陵大墓地下封存、地面植物標示展示等。

     (來源:河南文物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