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鎮 西施緣起乾隆最愛
日期:2016/12/14 17:54:36   編輯:古建園林 與其他的江南古鎮不同,蘇州木渎既有江南水鄉的溫柔,又有蘇州園林的典雅,它的名氣不如周莊、同裡、烏鎮等最傳統的江南古鎮,但是也正因為名氣不響,游客不太多,反倒凸顯出這裡的寧靜來。
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於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來。
作為園林古鎮,木渎的園林自然不能不看,這裡有氣派豪華的嚴家花園、乾隆下江南時的“民間行宮”虹飲山房,還有雕刻精細的古松園與榜眼府第,每個園林都古樸典雅,集蘇州園林之大成。
而木渎的水與園林一樣,也頗具靈氣。游木渎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搭乘著烏篷船順水而行,一路走一路看,看遍古鎮上的人家加上四周的風景,讓人如同進入了一幅寫意的水墨油畫裡,情不自禁陶醉其中。
走過“瑞門入勝”牌坊,循下塘河棚西行百余米,眼前兩座石橋一橫一斜。橫的是邾巷橋,斜的自然叫斜橋。源於太湖的胥江和來自光福的香溪成犄角之勢,一左一右匯合於斜橋下。左面胥江河岸,有榜眼府第、南街民居和廊橋等景點,右面香溪河畔山塘街上,依次為木雕館、古松園、虹飲山房、明月寺、永安橋和嚴家花園等。
榜眼府第是近代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其結構為前宅後園,建築部分以磚雕、木雕、石雕為特色,尤以俗稱“花籃廳”的書房校廬,和內宅的磚雕門樓最為精美。花園部分以池為中心,亭、軒、廊、榭、橋和黃石假山散落其間。出榜眼府第,轉入南街,只見街巷深深,人家或臨街或枕河,河上還有質樸無華的廊橋。
山塘街上的古松園,為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的蔡少漁的舊宅,因後花園一株高逾10米、樹齡達500多年的明代羅漢松而得名。園內的另一大特色,是以雙層長廊把亭台樓閣連成一個整體。漫步其中,近看古松郁郁蔥蔥,遠眺靈巖青山含黛。時值深秋,更有一株200多年的銀杏金黃一片,與蒼翠的古松相映成景。
古鎮內名氣最大、造園藝術最高的園林,要數幾易其主的嚴家花園。嚴家花園的第一代主人,為乾隆年間的蘇州大名士沈德潛。道光八年,此園被木渎詩人錢端溪買下,取名“端園”。光緒二十八年,端園又轉讓給木渎首富嚴國馨。嚴氏買下端園後,由香山幫建築大師姚承祖率能工巧匠重新修葺,成為江南一大名園。
木渎的精致當然還包含著蘇州的評彈,你如果喜歡,或純粹為了開眼界,那你不妨在鎮上書場泡上一壺香片,吃上一塊棗泥餅,聽上一段評彈,這古鎮的風韻,伴著你幽幽的神思,便會飄蕩在在蘆花飛雪的太湖畔,煙岚籠罩的秀林間……
推薦閱讀:
黑井古鎮 破而不衰的千年鹽都
重慶偏巖古鎮 鴛鴦橋頭夫妻樹
鉛山河口 養在深閨的千年古鎮
青巖鎮 神秘安詳的邊陲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