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秀美楊美古鎮將綻放邕江上游

秀美楊美古鎮將綻放邕江上游

日期:2016/12/14 17:40:27      編輯:古建園林

楊美規劃圖

楊美規劃圖

楊美規劃圖

楊美規劃圖

    坡嶺俊秀、江水清幽、古樹參天,青磚石牆,坡頂瓦房,木門石階……楊美古鎮的美在於這一幅幅古樸的畫面。如何在旅游開發中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一道至真至純的風景?近日,記者就揚美古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其作為邕江兩岸綜合治理的起點,如何抓住機遇,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旅游業的發展等問題,采訪了南寧市規劃局和南寧市交通局的相關負責人,根據《南寧市揚美古鎮保護與發展規劃》的描繪,一座多元化、注重生態、適合旅游發展、創造和諧的鎮區即將在邕江上綻放古鎮新顏魅力。

    新揚美四景觀為主打

    告別老建築的年久失修、結構老化,未來的新楊美將會是什麼模樣?記者從《南寧市揚美古鎮保護與發展規劃》中獲悉,楊美古鎮的修繕將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揚美古鎮保護規劃,主要包括揚美古鎮本身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及村落周邊的部分農田、水域等用地范圍,規劃面積為69.41公頃;第二層次是揚美古鎮建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設計,是在揚美古鎮保護規劃的基礎上,基於古鎮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對揚美古鎮本身及將來的城鎮發展建設區進行具體的規劃控制,規劃面積104.2公頃,本層次規劃是對揚美古鎮實行規劃管理與控制的基本依據;第三層次是揚美古鎮重點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設計,是在第一、二層次規劃基礎上,對揚美古鎮中確定的核心保護區及周邊重點區域進行的詳細設計,規劃范圍主要包括揚美古鎮核心保護區范圍以及共和街、永安街、和平街、新民南街周邊,包括村落周邊的部分農田、水域等,規劃面積21.85公頃,本層次規劃是對上位規劃之規劃意圖及規劃要求的深化和完善,為古鎮近期建設活動提供依據。

 

    據南寧市規劃局城市規劃科副科長瞿昀介紹,今後揚美古鎮將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基本保護方針,充分協調保護、合理利用旅游與改善居民生活的關系,從發展的人文的角度認識保護的含義,制定具有戰略發展意義的保護規劃。

    目前,通過對揚美古鎮現存的人文、人工、自然環境的綜合分析,認為楊美古鎮含客家文化之奇麗、集明清民居之佳構、顯明清商埠之繁榮、具嶺南家園之風韻、古鎮保護規劃的主題特色。因此在規劃中主要保護揚美古鎮山水灘鎮相融的歷史格局,打造沿江景觀岸線,營造楊美老街傳統商業街區,發展特色旅游經濟,屆時,楊美古鎮將形成四大文化景觀主題:一是左江揚美:通過對揚美古鎮原有山、水、灘、鎮格局的挖掘梳理,保護並展現揚美古鎮山水鎮相融的歷史格局。二是金灘碧水:突出揚美古鎮作為左江上的重要旅游景點的特點,打造古鎮沿江奇石怪洞水上游覽線以及推動壺天島生態景觀旅游地的建設。三是傳統街市:通過保護和恢復八大古街的傳統街市格局和傳統民居,再現傳統商業街市的風貌,結合傳統特色店鋪、工藝、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利用,全面恢復揚美古鎮傳統街市的歷史環境。四是古村閒韻:楊美古鎮純樸的民風、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悠然的鄉村生活賦予了楊美古鎮獨特的品位。

    明清古建築群將修繕如舊

    從楊美臨江碼頭拾級而上,抬頭便見到一道方柱圓拱的古閘門,門楣上書刻“臨江街”三字,由此門進入,便是揚美著名的“清代一條街”。臨江街建於清道光年間,總長300米、寬3.8米,整條街的建築均為青磚瓦、磚木結構、木門石階的清代風格民居。據了解,古鎮現存明清古建築共700多棟,包括明代民居、進士屋、舉人屋、黃氏莊園等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特色濃郁的民居宅第多處。遺憾的是,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和開發,大部分的老建築年久失修、結構老化,部分文物古跡與具有價值的傳統民居也沒有得到及時的保護和修繕,歷史文化價值日趨衰亡。而一些建築也由於在居住過程中的新建、改建、拆除等人為破壞,也對傳統風貌的完整性造成沖擊。有些新宅子就緊挨著老房子建設,紅磚白牆的現代樓宇和青石灰瓦的古建築成了隔壁“鄰居”。無控制狀態下的揚美,歷史文化遺存或湮滅,或遷移改建而日漸流失,目前大多只能在歷史資料與老人的講述中懷想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