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百年古鎮香肖溪鎮

百年古鎮香肖溪鎮

日期:2016/12/16 18:34:45      編輯:古代建築
  從廣安花園乘船溯江而上,當你沉醉於兩岸奇麗迷人的美景而贊歎不已時,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場鎮就呈現在你的眼前,這就是極具明清特色的水運碼頭——肖溪古鎮。

  肖溪鎮原名肖家場。據《廣安州新志》載,古謂龍鳳州。傳說有龍鳳飛翔而得名。當年“湖廣填四川”時,有肖姓移民在此建房落戶,設店經商。因這裡系渠江水運碼頭,又是渠縣通往廣安的必經之道,過往行人,販夫商賈多在此憩息,故生意興隆,店鋪逐漸增多,街就自然延長,至清末時,形成了一條長三百余米的石板路。後因戰火紛飛,土匪肆虐,原街房大部分被毀。民國十年,當地紳士林功亭、楊乾山率先在廢墟上重建街房,經二十余年,形成規模。

  新建街面較過去寬一倍以上,全部是青石板鋪成。所有街房都沿街面各伸出檐廊4—5米,檐廊下地面比街心露天地面高出0.6至1米,趕場交易全部在檐廊下進行。晴天不被太陽曬,雨天不被大雨淋。正如俗諺所雲:“落雨趕肖溪,買賣不濕衣;熱天趕肖溪,清涼如家裡”。

  小街的街面因為是用青石板鋪成,顯得參差不齊,凹凸不平,但錯落有致,古樸淳厚,韻味獨特。而明清的建築風格,更是古色古香,淳厚雅致。堪稱是巴蜀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古場鎮。

  古鎮依山傍水,山是巍峨峻峭的摩巖山;水是清澈碧綠的渠江水。摩崖石刻造像形態各異。定光古佛雄居山頂,俯視滔滔渠江,數盡片片白帆,閱盡人間滄桑。渠江兩岸翠竹叢叢,林木郁郁蔥蔥。江面漁舟穿梭,漁歌唱答,使小鎮顯得格外空靈恬靜,人到古鎮恍入世外桃源。

  小鎮不僅街古老、房古老、佛古老,且匾額題刻同樣古老。竹林叢邊,樹木林裡,造型各異的石板小橋錯落其間,定格出“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瞻仰寺廟,拜拜菩薩,品味各種精美絕倫的匾額題刻,再觀看清光緒年間修建的、氣勢恢宏的楊儀寧石室墓,定會使人流連忘返。(新華網廣安分頻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