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建築企業信息化的意義(1)

建築企業信息化的意義(1)

日期:2016/12/14 22:51:38      編輯:古建築結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築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無法適應建築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在這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築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築產品,成為制約建築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巨大生產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無疑將成為保證企業成功的重要砝碼。

  1.建築企業信息化的意義

  1.1 從企業的管理能力角度來看

  (1)可提升企業業務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用現代手段實現人力、資金、物料、信息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配置和協調,使信息技術與管理業務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網絡成為項目信息交流的載體,從而加快項目管理系統中的信息反饋速度和系統的反應速度,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對建築企業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據統計,在國外建築業企業中凡采用項目管理系統的公司,工程進度提高50%,工程質量提高40%以上,而工程設計費用和人力費用卻分別減少15%-30%和5%-20%。

  (2)實現合理有效的監控,加強企業決策力度

  對建築企業而言,信息技術能夠對企業項目工程的每一階段進行有效的監控,不論是項目的進度、履行的程度,還是項目中人、機、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實時的監督。

  (3)突破地域限制,實現了跨地域管理

  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這種跨組織、跨地域協作、溝通困難等問題。利用快速、實時、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溝通系統,全面滿足移動辦公需求,提高業務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的通訊成本。比如,中建國際,這個項目遍布世界各地的建築企業目前就是采用了項目管理系統以及財務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實現了全球業務的統一管理和控制。

  1.2 從企業工程項目角度看

  (1)適應工程項目管理對信息量的需求,實現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建築企業管理的粗放型導致長期不注重的收集、整理與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經驗的管理。隨著企業工程項目數量的增加,工程中涉及的數據也變得越來越多,如果采用傳統的數據統計方法,不僅數據傳輸速度慢,傳輸流程長,並且在傳輸過程中數據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風險。信息技術的介入不僅能保證工作量不增加,而且實現數據的收集、分析、共享,並使高層次數據分析——如數據挖掘,成為可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