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施工項目進度管理的探討(2)
日期:2016/12/14 22:50:35   編輯:古建築結構(2)資源平衡:編制施工項目進度計劃時,必須進行資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資源的計劃用量不超過資源的可供應量,還要力求做到資源的均衡使用。也就是說,要使資源的計劃控制在可供應的資源限額以內,並使每天使用達到資源量都相差不多,在平均數上下波動不大。很明顯,資源用量越趨於均衡,資源用量高峰就越小,資源使用的一次性費用就越少,經濟效益則越好。對於企業配備的一定量人力和物力來說,如果計劃的安排能使得這些人力和物力,在整個計劃期中每天都能夠充分發揮其效率,那麼這個計劃的資源用量就是均衡的,經濟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3)成本優化:在項目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方案,工程成本會不相同。尋求成本最低的計劃方案,是施工進度網絡計劃優化的重要內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組成。一般說來,直接費用低的計劃方案,工期比較長;為了縮短工期,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機械或施工,直接費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變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增加資源的使用強度,那就勢必要擴大現場的臨時設施和附屬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一次性費用的投入,其結果也要導致直接費用的增加。通常項目經理部總是優先彩用那些增加費用不多而縮短工期效果顯著的方法。不過,隨著工期的縮短,直接費會更快的增加。間接費與項目施工的關系不那麼直接,無論現場施工情況如何,每天大體上總要發生那麼多費用。工期越長費用越多,費用與工期成正比。
3.加強施工項目進度過程的管理
3.1 跟蹤檢查施工實際進度
跟蹤檢查施工實際進度是項目施工進度控制的關鍵措施。其目的是收集實際施工進度的有關數據。跟蹤檢查的時間和收集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一般檢查的時間間隔與施工項目的類型、規模、施工條件和對進度執行要求程度有關。通常可以確定每月、半月、旬或周進行一次。若在施工中遇到天氣、資源供應等不利因素的嚴重影響,檢查的時間間隔可臨時縮短,次數應頻繁,甚至可以每日進行檢查,或派人員駐現場督陣。檢查和收集的方式一般采用進度報表方式或定期召開進度工作匯報會。為了保證匯報資料的准確性,進度控制的工作人員,要經常到現場察看施工項目的實際進度情況,從而保證經常地、定期地准確掌握施工項目的實際進度。
3.2 整理統計檢查數據
收集到的施工項目實際進度數據,要進行必要的整理、按計劃控制的工作項目進行統計,形成與計劃進度具有可比性的數據,相同的量綱和形象進度。一般可以按實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勞動消耗量以及累計百分比整理和統計實際檢查的數據,以便與相應的計劃完成量相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