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項目在設計、招標、施工階段造價的控制(1)

項目在設計、招標、施工階段造價的控制(1)

日期:2016/12/14 22:50:44      編輯:古建築結構

  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是關系到如何實現工程項目優質、高效、充分發揮資金的經濟效益問題。時至今日,這一直是工程造價管理人員不懈探索的課題。而實施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是實現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控制的有效途徑。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是指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標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等全過程中。把建設工程的造價控制在批准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保證項目管理的目標得以實現。本文將對設計、招標、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做一些探討,以供借鑒。

  一、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一)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特點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屬於事前控制,此階段的控制可對資金的使用效益實現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設計階段應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和設計的規定,努力將概預算控制在委托設計投資內。設計階段一般分為兩個階段。1、初步設計階段,根據初步設計圖紙和說明書及概算定額編制初步設計總概算。對於技術復雜、工程量大的項目,可增加技術設計階段:2、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施工圖和說明書及預算定額編寫施工圖預算,用於核對施工圖階段造價是否超過批准的初步設計概算。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各設計階段的造價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前者控制後者,後者補充前者。

  (二)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方法

  造價控制的關鍵在設計階段,但長期以來卻普遍存在忽視這一階段的造價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階段審核施工圖預算、建安工程結算等,致使工程造價居高不下,造成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的三超現象。在實際當中,建築方案不同,設計不同,所選材料不同,采用的結構形式不同,工程的造價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因此,在設計階段可以利用價值工程理論。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對不合理的設計提出意見。從而達到有效地控制投資規模,節約投資的作用。例如。磚混結構的建築和框架結構的建築就有很大的區別,一般磚混結構的含鋼量為≤25k∥㎡,而框架結構的含鋼量為≤50kg/㎡.對於深基礎建築可考慮采用箱式(地下室)基礎。以提高建築物的使用率。達到節約的目的。選擇一個合理的設計方案可以使投資成本大幅降低。

  在設計階段,業主、設計人員、造價控制人員要密切配合。首先,設計人員要執行設計標准,采用標准設計,制訂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建立造價控制系統,在設計的各階段推行設計限額,對各階段的方案進行比選,從而使最終確定的方案符合控制目標,滿足業主的要求。如,昌吉市某商住樓工程在方案設計時,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是磚混結構。方案二是內澆外砌結構。采用磚混結構,外牆為370mm厚粘土磚牆。內牆為240mm厚粘土磚牆;采用內澆外砌結構,外牆為240mm厚空心磚牆外掛保溫層,內橫牆為140mm厚、內縱牆為160mm厚C20混凝土。在設計時對這兩種方案進行了使用面積、單位面積造價及折算成使用面積的總售價等的比較。結果是方案二要多收入3%左右,最後選擇了方案一。

  限額設計是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限額的目標要合理,否則限額就會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例如,新疆昌吉地區商住樓現多采用外牆保溫層、地暖形式,每平方米有的業主提出730元限額,顯然就不合理,因為現實的每平方米造價應為780元較為合理,這個限額目標值是將單位工程按分項工程進行分解後,根據分解後的目標值確定的。

  二、招標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

  招標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也是屬於事前控制。其主要是要防范合同方面的風險。在簽訂合同時要與業主共同商討,根據工程實際仔細分析合同條款,明晰責、權、利關系,以便利用合同文本條款在施工過程中對造價進行控制。對於合同中的條款要注意可轉化為經濟責任的條款和隱含的經濟責任條款。隱含的經濟責任條款,由於其制約效應十分明顯,後果十分嚴重,因此,在簽訂此類條款時我們應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合理規避風險,防范不可預見的經濟損失和索賠。例如,對於甲方供應的設備類型、材料及供貨方式的確定都要注意風險的防范,制訂出保證措施。需提供擔保的,要另立合同擔保書作為合同的附件。對於施工合同中的合同價格類型,合同雙方都希望選擇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合同價格形式,一般來講,規模小、工期短的項目采用固定價款合同的比較多,而規模大、工期長的項目多采用可調合同價款,這樣合同雙方都能接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