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監管體系的創新路徑四
日期:2016/12/14 22:51:10   編輯:古建築結構三、強化工程安全監二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健全施工安全技術體系和制度體系
按照建設部《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的有關要求,完善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監督行為。從資質審查、招投標。施工許可、現場監管等多個環節,從規范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等多個主體,從整頓規范建築市場秩序、發展成建制勞務企業、改善農民工生產生活環境、減少最低價中標對安全生產的負面影響等多個方面,形成覆蓋建築市場各方責任主體,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建設工程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學化、規范化、標准化、程序化。
(二)施工現場安全監管體系
進一步落實監理單位的安全責任。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監理條例》,切實落實監理企業的安全責任。要督促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有關和技術標准,提高安全監理業務素質。細化監理的安全責任,要求監理企業把安全監理內容納入監理規劃,並在審查施工企業相關資格、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與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使用計劃、現場防護、安全技術措施、檢查危險性較大工程作業情況,以及督促施工單位整改事故隱患等方面,充分發揮監理企業的監管作用。要強化對監理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監理報告制度,支持監理企業按規定履行安全監理職責。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評價、預替、監測和班任追究體系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組織指導企業建立完善有效的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救援宣傳和日常應急演練,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督促指導各區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做好事故風險調查,隱患分析,建立完善應急信息披露發布制度,對各區發生的突發事件,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匯報、及時指導、及時應對,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