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閒話徽州古窯

閒話徽州古窯

日期:2016/12/14 19:18:36      編輯:古建築結構

     古徽州的徽派建築大都是磚木結構,所用磚瓦多為青色。早年在這裡,寨寨可見磚瓦窯,村村都有泥瓦匠。做磚制瓦全為巧手工藝,沒有十年八載成不了師傅。泥瓦匠手藝難學,燒窯把火更難。土窯燒瓦要依據瓦坯的干度、季節的氣溫和濕度以及燃柴的烈度等多種因素,判斷閉窯的火候。在一般情況下,一窯磚瓦連續燒7天7夜後,視火候決定是否閉窯。火候過了,瓦會翹角變形。火候未到,則不脫黑灰而且硬度差。閉窯不燒水為紅磚瓦,閉窯燒水為青磚瓦,青磚堅硬耐凍。燒窯師傅水平決定了磚瓦煉制的質量。 


工匠在碼瓦

 

    古磚瓦窯用青磚累砌而成,外層用灰砂夯築。整座古窯略成圓錐形,高5米,壁厚2.6米。弓身鑽進窯門,好似進入穹廬,圓形的窯壁,底部直徑4.5米,頂部是圓形天窗,孔徑2米,底壁還有幾處排氣孔。在窯洞裡抬頭看天,真可謂“坐井觀天”。太陽的光束從頂孔射進來,絢麗多彩。在裡面干活的窯匠師傅,通過觀測光束移動的位置,就知道時辰鐘點。如今,地道的徽派古建築構件仍是傳統古窯燒制,夯磚做瓦全憑手工。 

    燒窯時在古窯上空有一條“煙龍”隨風飄動,直上青天,這種古窯場景現在已很少見到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