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仿古青磚,磚雕,青磚影壁

仿古青磚,磚雕,青磚影壁

日期:2016/12/15 1:23:13      編輯:古建築結構

(三〉糙墁
也塌地面所用的磚是未經加工的磚,其操作方法與細境地面大致相同,但不抹抽灰、不揭{ijj(RZ為"坐漿哇")、不幸I)赳、不但水活、也不鑽塵,最後要用自灰將磚縫守嚴掃淨。
〈四〉右;舌仿
方磚地面
仿方碼的石缸多為青臼石,以顏色與質感近似
方磚青磚者為宜。其作族與細埋i也面作i!相似,也不剎趟、不埋水活,也不鑽袖。如果石握本身的平整度較羞,影響到接鏈的平整時,可用膳頭將接掛處蔚平。現代施工常用干硬性的水泥砂漿代替傳統的灰泥理石j翼地面,效果也很好。
主要的宮地建築中可采用J也有極〈俗稱"五音石")作站。花在桓地面的表面可做燙蠟處理。
〈五〉
磚雕擊.咯
磚雕陽路俗稱"石子地N,指南路兩旁的散木理帶有在飾的方磚,或鐮嵌IE瓦片組成的圖案,空當處餓嵌石子。有些則用什色石礫擺成各種圖案。

4.瓦頂
青磚影壁的瓦頂大多為筒瓦作法,具體作法可參見各種屋頂作單。關於影壁:屋脊、吻獸的規矩、尺度請參見本節"影贊的只度及各部作法的變化規律"的有關內容.
〈二〉琉稽影壁1.下鹼
•琉璃影壁的下破除可采用普通整磚下腦外,更多的情況是采用須彌座形式。琉璃影壁的須彌座可為石頭須彌座或琉璃傳須彌座〈土襯、角也和蓋板也常為石活).琉璃須強:莊的分層4E.稱見囡3-80 < c)。
2.上身
上身的主要構件是t碟科〈即鳥蹄碟〉、柱子、檻磚〈即下尴〉、替樁〈即上檻〉、額坊、中心花和岔角、額坊、耳子,必要時可用由額墊板、由額〈小額彷〉、霸王拳。
就璃影壁上身常采用的有以下幾種作法: (1)糙磚軟心刷在土漿。< 2:.局部用琉璃飾面磚〈如中心四岔作法),花飾以外的空當仍采用軟心刷紅輩作濁。( 3:.局部用花白i疇,花飾以外的琉璃瓦空當用普通臥跨作法。( 4)全部用C!~磚。( 5)用琉璃
方磚,ips3.磚檐或斗拱
琉璃影壁的磚檐夫多為四層或五層冰盤檐,見圖3-86 ( b)。也可用琉璃斗棋代替冰盤檐,見固3-86 (α〉。斗棋及街擦橡望的主要構件有平極扮、平身科斗'棋、角科斗拱、墊拱杭、機彷〈姚檐彷〉、黃虛錯角(主瓶〉、挑檐怖、起翹〈枕頭木人板橡〈錐子帶望板兒斜橡、蓋斗艇、角梁。
4.瓦頂
珑璃瓦頂大多采用龐殿頂或歌III頂,屋面完瓦及挑脊作撞參見第五辛屋面的有關!襯容。

二、影壁作法
(一〉
青磚影壁下鹼
青磚影院的下鹼,多采用於擺作法。如果院內外自然地坪大敖相同,下鹼以下只用-....
層露明的土襯石,土襯金邊寬可按土襯露明市的1/3。如院外地坪很低,土葉石以下J.日13加砌若干層露明的台蕃。影壁土襯上皮應與門樓台基土襯上應平。
大式
青磚影壁的下半部位常采用須彌座形式〈圖3-79)。須彌座有三個部分z束腰以上、束腰、束腰以下。這三個部分各約占須彌座總高度的1/30如束腰以上~~日-束脂以下琉璃瓦需增加尺寸。可占用一定數目的束腰尺寸,但柬腰尺寸最小不可小於兩層磚的厚度。須彌度各層出檐尺寸可參照冰盤檐的出擒尺寸。束腰除用臥磚向法外,還可用方磚城磚陡砌。束腰的中間和兩端可以雕刻花飾,如雕花飾,兩端應雕成"瑪描柱子NOZJE彌座的土襯布蓋缸常用石惰,見陽3-80 ( d)。
2.上身
( 1)上身的固定作沾=
25哇J:身的作單有著固定的模式,即所謂"影壁心"作單。影聯心以
方磚心作達為 主,四周仿照木構件做出邊框裝飾〈圖3-81 ),邊握之外j£可以翻-段牆3叫"罐頭"

影壁,也稱照壁,古稱蕭牆,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舊時人們認為自己的住宅中,不斷有鬼來訪。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許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進宅子,就要給自己帶來災禍。如果有影壁的話,鬼看到自己的影子,會被嚇走。當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擋住外人的視線,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影壁還可以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

影壁可位於大門內,也可位於大門外,前者稱為內影壁,後者稱為外影壁。形狀有一字形、八字形    
等,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   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為影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
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的影壁可能沒有什麼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影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影壁牆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域的中央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連珠。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影 壁牆的中央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一味的磚雕。   著名的影壁有故宮的九龍壁、中南海新華門內的為人民服務影壁等。

分類
  從形式上分,影壁有五種:   第一種是琉璃影壁,主要用在皇宮和寺廟建築,最具代表的是故宮和北海的九龍壁。   第二種是
磚雕影壁,大量出現在民間建築中,是中國傳統影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影壁的須迷座采用石料雕制,但極其罕見。   第三種是石制影壁,移建到北海公園的鐵影壁就是完全用石頭雕制的,民間很少出現。   第四種是木制影壁,由於木制材料很難承受長久的風吹日曬,一般也比較少見。   還有第五種影壁,磚瓦結構或土坯結構,壁身完全披蓋麻灰,素面上色,有的還雕嵌磚材圖案或文字,這一類影壁也不在少數。
制磚工藝
  建造影壁的
磚雕材料不同於石雕和木雕的材料,可以從自然中直接采集,磚材則是由粘土,經過水和火的交互作用,才能凝固成磚。   制磚的步驟主要有:

取土
  1.取土。燒磚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這層土壤的顏色略深於地表土,它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濕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燒制磚瓦的上佳材料。   2.挖掘出來的粘土,在經過長達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積過程中,讓陽光照射、雪雨凍蝕,使其內部分解松化,再經過手工粉碎、過篩,只留下細密的純土。   3.將純土加水滋潤,然後反復和煉,或使牛力踩踏,使其變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煉大致要5到6遍,這一工序對最後磚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將泥土翻填進木制的制坯模中,壓實後,用鐵線弓刮去多余的泥,而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灑一層細沙,以防泥與地面粘連。   5.脫模後的磚坯要放置背陽處陰干,以防曝曬使磚壞出現裂紋和變形。
6.待磚坯完全干燥後(大約一至二個月),便入窯燒制,這個過程是整個制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磚質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實度更高的濾漿磚則用麥草、松枝等慢慢緩燒。 7.經十數天的燒制,坯體基本已被燒結,如這時慢慢熄火,外界空氣進入窯內,坯體冷卻後則顯現紅色,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磚,
青磚則要在窯內轉銹,方法是在高溫燒結磚坯時,用泥土封住窯頂透氣孔,減少空氣進入,使窯內溫度轉入還原氣氛,這樣,坯體的紅色高階鐵氧化物被還原為青灰色的低價鐵氧化物,為了防止坯體內的低價鐵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窯頂上鐵飲水,使水遇高溫變成蒸氣,吸收窯內熱量,窯內坯體在這一冷卻的過程中繼續保持著還原氣氛,直到完全冷卻後出窯。由黃土變成的青磚的過程就完成了。

影壁與四合院
主要作用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主要作用在於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牆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入口,人們在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和鑲刻在上面的吉辭頌語。
分類概述
  四合院常見的影壁有三種,第一種位於大門內側,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門內的一字影壁有獨立於廂房山牆或隔牆之外的,稱為獨立影壁,如果在廂房的山牆上直接砌出小牆帽並做出影壁形狀,使影壁與山牆連為一體,則稱為座山影壁。   第二種是位於大門外面的影壁,這種影壁座落在胡同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   
“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梯形的,稱雁翅影壁。這兩種影壁或單獨立於對面宅院牆壁之外,或倚砌於對面宅院牆壁,主要用於遮擋對面房屋和不甚整齊的房角檐頭,使經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愉悅的感受。   還有一種影壁,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與大門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夾角,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這種反八字影壁時,大門要向裡退2至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可做為進出大門的緩沖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開闊、富麗。四合院宅門的影壁,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影壁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為基座,中間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為牆帽部分,仿佛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影壁與大門有互相陪襯,互相烘托的關系,二者密不可分。它雖然是一座牆壁,但由於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在四合院入口處起著烘雲托月,畫龍點睛的作用。
建築結構
  四合院宅門的影壁,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影壁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為基座,中間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為牆帽部分,仿佛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   影壁與大門有互相陪襯,互相烘托的關系,二者密不可分,它雖然是一座牆壁,但由於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在四合院入口處起著烘雲托月,畫龍點睛的作用。

影壁與屏門

傳說故事

  傳說罕王(努爾哈赤)有一次戰敗只身逃回,有個種地老頭讓他趴在壟溝裡,再用犁杖遮蓋起來,又飛來一群烏鴉落在上面,讓老罕王躲過了追兵。老罕王最終在盛京做了帝王後,把已經去世的種地老頭封為天,命令所有滿族人家的院子裡都要立一根索倫柱桿子,上面安個圓斗,放有祭祀天和烏鴉的肉。同時每家門前都要砌一個影壁,給天作為神位,每逢年節和死後祭奠。這表明,清代滿人家門前的影壁,是祭祀天的神位。北京王府和四合院的影壁,多少與滿族的這一居住習俗有關。但影壁存在的歷史要比這個傳說更悠久,像陝西西周遺址中的那座中國最早的四合院大門外,就曾有過影壁的殘存。影壁的用途很廣,像帝王的宮苑、宗教寺觀,直到官邸衙署等建築的門前都有影壁。

主要分布

  北京住宅的影壁,除上面提到建於門外的,還有建在門裡和迎門處的。

  “三號門外,在老槐樹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壁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間油好了二尺見方的大紅福字。祁家門外,就沒有影壁,全胡同裡的人家都沒有影壁。”從老捨先生的《四世同堂》中我們感到,門外的影壁,顯然不是窮人家的院門前能有的建築。比較著名的,像史家胡同55號,大門內的影壁上有磚刻的清代和親王題詩聯,左聯為“紅珠斗帳櫻桃熟”,右聯為“金尾屏風孔雀閒”。中間為一首詩:“桂殿與山連,蘭湯湧自然,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谖。績為能邪署,功因養成宜,顧立將億兆,同此世昌延。”

  的確,門外的影壁只有王府大門和等級高的廣亮大門外才有。這種影壁一般為“一”字形,也有的如“八”字形,中間略高,兩邊略低。

  在一些規模較大的建築院落的大門前方有一段距離處,是設立影壁的地方,正對著大門,和大門外左右的牌樓或建築組成門前廣場。

  在北京,門前有影壁的四合院不少,尤其是在“東富西貴”的東西城,像東城黃米胡同的幾座四合院,坐北朝南的大門對面,有一座很大的“一”字影壁,大門兩側為“八”字形影壁。在北京住宅的這類影壁中,規模最大、磚雕最精的,當屬北新橋大頭條西口內的那一座。這座影壁為八字形,很長,大約有10多米,上面的磚雕十分精美,影壁的上部有屋檐。這個影壁屬於東北軍將領王承斌的住宅,不過現在住宅的大門已被封住,改為住房,影壁前也因地方寬敞而蓋起了廁所。

  門外的影壁在無形中將公共行走的道路納入了自己住宅的控制領域,雖然並沒禁止行人經過,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屬於他家,別人好像侵入了他家。

  門外的影壁除了在大門對面的以外,還有一種,是在大門兩旁的,像西長安街上的中南海新華門外兩側,就各有一長長的影壁。在北京大凡是有相當規模的四合院建築群,門口除對面的影壁之外,門兩旁也

  

有。

  與大門外的影壁相比,大門內的影壁迎面正對著大門,左右是屏門。從形式上講,分為獨立式和借山式兩種,所謂獨立,前提條件就是得地方寬闊,尤其是倒座兒房(南房)的前院子進深大。獨立式影壁是從地面往上砌磚,中心為凸出磚雕圖案,或書吉祥語句。獨立的影壁,幾乎就像一座壓偏了的屋宇。借山牆式的比較簡單,利用東廂房山牆做成影壁,多為平心,中寫吉祥詞句,下面一般沒有須彌座,但上頭一定出檐。有的影壁也設在二門進口處或在西廂房的北山牆,原因是院門開在了院子的西南角。

  在京西古剎戒台寺的牡丹院內,有一座用太湖石堆砌成的花壇式影壁。這裡曾是明清兩朝帝王的行宮,清光緒年間,恭親王曾在此長住,並對其進行大修。這座花壇影壁高3米、長6米,太湖石高低錯落,裡出外進,並留有許多孔洞,形同一座假山,故又名假山影壁。影壁前為一花壇,與影壁為一體,也用太湖石砌成,有5米長。這種假山花壇式影壁既起到了門屏的作用,又自得一景,十分獨特,是北京傳統四合院與江南園林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

  作為牆式的大多數影壁,只是在壁身上進行一些裝飾,不可能像九龍壁那樣渾身上下都有裝飾,即使在宮殿建築當中也是這樣。以裝飾的布局來看,多集中在壁身的中心和四個角上。中心稱作“盒子”,四角稱作“岔角”。從裝飾的內容來看,多為各種獸紋和植物花卉,取材很廣泛。但所用題材有時和建築的內容有關。像紫禁城內皇帝、皇後居住的養心殿、養性殿,院內的琉璃影壁的中心盒子都有“鴛鴦臥蓮”的內容,海棠花形的盒子裡,兩只鴛鴦浮在水面,周圍是荷葉、蓮蓬和荷花。

  在一些王府、廟宇或衙署的院落中,影壁上僅用彩色琉璃作壁頂和斗拱、梁枋,壁身上有琉璃的邊框,中間是紅色的灰牆面,中心盒子和四個岔角都用黃、綠琉璃作裝飾。

  干淨素雅是大量民居影壁的特色,有些影壁前則略加點綴,置放植物花卉,或太湖石,就能使整座影壁從形象到色彩都活躍生動起來。

影壁的裝飾功能

  影壁的裝飾功能,就大門外說,是增加了大門的氣勢。就門內影壁來說,則營造了一種和諧、安谧、幽靜的環境,其構成要件,不僅包括影壁本身,而且包括綠色底、紅斗方的屏門以及影壁前的盆花、蓮藕或魚缸等物。來訪者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素雅光潔的影壁、繁茂的花草,視覺感受自然很美。

  與內影壁一起,屏門也是構成阻隔院內視線的屏障。但與影壁不同,屏門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前者是牆,後者是門,故名“屏門”。屏門由四扇或多扇組成,可開啟。除了在大門與影壁之間所形成的小院兩側設屏門外,在外院,與東邊相對的西側也設,那裡常常是茅房的所在。另外,作為二門的垂花門,裡側正面也設有四扇屏門,甚至院落之間橫向聯系時也用屏門。

  有的屏門安在木框架上,但更多的是安在有短檐或是頂部用瓦疊成花樣的牆上,檻框為黑色。每扇門板的一側上下角安裝鐵件,以限制在檻框及地窩內可以轉動開啟,需要時把門板卸下來,移至它處。綠色屏門上的紅色斗方中,一般書寫黑字:“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等,也有的是用圓形的瓦當壽字,紅底上撒點金。

  在裡院北邊廊子通向耳房前的小院處,也常砌牆,上開屏門。在僅有廳房周圍無牆無窗的花廳院子裡,通往兩側的門,也是屏門。

  垂花門(二門)內側的屏門最具魅力。與垂花門外表的華貴裝飾相反,綠色屏門顯得更雅致、素淨,加上紅色斗方中的黑色吉祥文字,更平添了一份風韻。東城鼓樓南帽兒胡同35號、37號的婉容故居內,曾因婉容已冊後成為“後邸”而將府邸擴建。完工以後前院擴大,東南兩間坎牆雕菱花隔扇窗各四扇,門內有一字形影壁,左右各四扇屏門。進西屏門為西院,北為勾連搭的垂花門,東西各有屏門通往兩邊跨院。第三進院為上房院,院內南牆為綠漆貼金板牆,下有磚砌須彌座,中間是懸山頂木屏門。在偌大的一座宅邸中,有屏門的地方還真不少。

  再有像什錦花園19號戴笠住過的那座四進的大四合院,正房院西側即有一月亮屏門,裡面是一小跨院,堆有山石;美術館東街25號原為慈禧侄女的住宅,也在正房院西側開有一個月亮屏門。不過它不是通向跨院,而是通向第三進院子的。

影壁與照壁

概述

  院落大門的組成除了門外,還有一種建築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影壁。人們之所以不能看到中南海院內的任何景象,正是因為院門內迎面的影壁起的作用,牆上書“為人民服務”的大影壁,遮擋住了從各個角度窺望中南海的視線,因而使人產生了無限遐想。中南海大門的東西兩側還有兩面書寫著標語的牆體,與大門檐口成135度夾角,平面呈“八”字形,稱“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它使門前形成了一個廣場,使大門顯得寬廣、深邃、莊重。

  不論是皇宮紫禁城,還是皇家園林別宮,以至京城的大街小巷之內,都可以看到影壁的身影。影壁,詞典上釋為:大門內或屏門內做屏蔽作用的牆壁。我們看到的影壁有如下幾種形制:一是大門內的“一”字形影壁,距門內約丈余。又分為獨立影壁和座山影壁。獨立影壁是一堵獨立的牆壁。座山影壁是在廂房的山牆上直接砌出來的影壁形狀的牆,影壁與山牆連為一體。二是大門外的影壁,又稱為照壁,常建在胡同或街的對面正對宅門處。照壁同樣有兩種形狀,平面是“一”字形的,稱一字影壁,平面呈“ ”形狀的,稱雁翅影壁。這兩種影壁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依附於對面宅院的牆壁。因其高度大體平齊屋檐而不高於屋脊並低於院牆面稱為“低矮牆壁”。三是位於大門兩側的影壁,稱“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與大門檐口成120度或135度夾角,平面呈“八”字形狀。這種形制的影壁要求大門要向內退回1至數米,使門前形成一個空間,或為台階或為空場,為進入大門之前的緩沖之地,顯得十分氣派、開闊,而且更具私密性。

出現時間

  影壁出現於何時尚無明確的考證,根據考古發現,影壁在我國西周時期便已經存在了,在陝西省發掘的一處西周建築遺跡中有一座影壁的殘跡,殘跡長240厘米、高20厘米,這是中國至今發現最早的影壁。

  影壁的作用除了其實用價值外還有許多眾說不一的說法,甚至有人認為是受風水學的影響,認為影壁能夠升聚院內人氣,阻擋院外的鬼邪之氣。古人認為鬼怪的邪氣是直來直去的,所以院門設置影壁可以擋住它們的傷害。每一種事物的存在其實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影壁也不例外。院落,尤其是四合院,本身的結構組成就有一種私密性、防御性的理念包含在內。院落內的房間,不管是東、南、西、北朝向,房門都是朝向院內的,院子外面只有窗戶和牆壁,出行必須通過大門。大門在夜晚是關閉的,白天為了通行方便才是敞開的。大門敞開時,門外的人能通過大門看到院內人們的活動。從行為學上講,人們在他人或外人的注視下或偷窺時會產生警惕、緊張、不舒服的感覺。人在家中大多數時間是為了休息、放松,如果此時有別人的窺探、打擾,自然無法正常的休息。院門在白天的時候需要敞開以方便進出,又要避免外人的偷窺和打擾,影壁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其實“影壁”二字本身就已經洩露了天機:此壁不稱為牆壁或風壁而稱為影壁,原本就是要擋住自己或外人的身影。此外,影壁的存在在寒冷的冬天還能御擋院外的寒氣,擋住大風向院內的直灌。至於風水學說應是另當別論了。

自身價值

  和實用性質決定其應該廣泛地應用於民居之中,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影壁的設置在中國古代是分成等級的。據西周禮制規定,只有王家宮殿、諸侯宅第、寺廟建築才能建築影壁,它是地位和身份的標志之一。但是影壁的實用價值是巨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限制被放寬了,影壁的使用范圍被逐漸廣大。封建社會中,官宦人家、富賈豪紳也紛紛在家中建置了影壁。性質相同的是,它仍然是高、下、貴、賤等級區分的標志。幾品的官員,什麼樣的身份,置設什麼樣的影壁,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越級是要被處分甚至丟腦袋的。此時的影壁,除了實用價值,更具有封建等級觀念形式上的意義。

建築材料

  主要有磚、瓦、石材、木料、琉璃等種類。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壁座、壁身、壁頂。考究的影壁,壁座用磚、石雕砌成須彌座;壁身砌出框架,框芯表面用一尺見方的方磚或琉璃磚斜向45度鋪砌,中心和四角可有琉璃或磚雕成的吉祥詞語或花卉,如“福”字、“壽”字,或花鳥動物,寓意吉祥;壁頂上裝筒瓦,用磚或琉璃砌成檩、椽形狀,有硬山式、懸山式、歇山式、庑殿式等。

  皇家使用的影壁最為豪華、壯麗。故宮內乾隆做太上皇時住過的寧壽宮,門前有一座大照壁,由彩色琉璃磚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磚鑲嵌成九條蟠龍,嬉戲於波濤雲海之中,動感十足,仿佛呼之欲出,既華貴又威嚴,這就是中外聞名的故宮九龍壁。故宮內的東、西六宮,每個院落宮殿門前幾乎都有一座影壁,有木制的,有石雕的,有琉璃的,上面雕刻吉祥圖案,十分精美。

  還有幾座影壁同樣十分著名。阜內大街的歷代帝王廟門前的照壁是京城中長度最長的,這座照壁長約34米,厚1.3米,高5.5米。北海公園北岸西側的大圓鏡智寶殿真谛門前的照壁更堪稱國寶,它始建於遼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最新實測數據為高5.96米,厚1.6米,長25.52米。壁座為青白石基座。壁身為城磚所砌,外面用黃、紫、白、藍、紅、綠、青七彩琉璃磚瓦424塊鑲嵌而成。壁頂為庑殿式。照壁的兩面各有九條黃、紫、白、藍、橙黃色的大蟠龍飛騰於天地之間、戲珠於波濤雲海之中,栩栩如生。照壁的正脊、岔脊、滴水、勾頭、線磚之上又有小龍,大龍、小龍共有635條,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座九龍壁(含山西省大同明代王府前九龍壁)中唯一的一座雙面九龍壁,可見規格之高。北海公園五龍亭的東北處,快雪堂門前還有一座富有傳奇色彩的影壁——“鐵影壁”。它原是元代建德門(今德勝門)外一座古廟前的照壁,因為呈褐紅色,質地非常堅硬,似是生鐵鑄就,人稱“鐵影壁”。元朝滅亡,大明朝建立,在經營北京城時,北城牆向南移至今德勝門的位置,城外的寶物一律搬入城中。這塊“鐵影壁”也被搬到了城內,安放在德勝門內護國德勝庵門前做照壁,即今天鐵影壁胡同內。後來護國德勝庵毀,僅留鐵影壁。1947年鐵影壁被移至北海。1986年清理文物時發現鐵影壁沒有壁座,又回到鐵影壁胡同尋找,終於找到了完整的壁座並搬到北海與壁身重新復合。鐵影壁高1.89米、長3.56米,壁身、壁座、壁頂由整塊中性火山塊礫巖雕刻而生。壁頂雕出筒瓦、滴水、檩、椽形狀,壁座雕刻風化得看不清圖樣。壁身雕刻得最為精美,北側面是一只威風凜凜的麒麟臥於山巖林下,樹枝上有兩只長尾鳥雀;南側面刻了一只獅子戲繡球,旁邊有三只玩耍、嬉戲的小獅子;東側面是太陽下的小鹿,西側面是太陽下的仙鶴,還有一只不知名的動物,壁身四沿刻了18匹奔騰的駿馬。整個壁身上寬下窄,造型獨特。

  影壁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卻被統治階層擁有了幾千年。直至滿清王朝被推翻,影壁才被較廣泛的應用於民居之中,即使是郊區的農家小院也常能看到院門內簡潔的清水影壁。京城街巷內的大小影壁隨著城市改造在逐步減少,但一些保存較好的影壁也正在被保護起來,成為凸顯古都風韻的一道道風景。 

  所謂影壁,其實是古人一種心理暗示,鬼神之說不可取,千百年來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強烈,如果修建沒有了影壁,那麼心裡便沒了寄托,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不奇怪,所以最早影壁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影壁中的吉祥圖案  
磚雕裝飾是講究的影壁最重要的元素,內容主要體現吉祥富貴、長壽幸福、趨吉避邪的含義,體現形式多以花草、動物、神話人物故事等相互組合,以諧音、象征、會意的方式產生出豐富多樣的吉祥寓義圖案。

  

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雕飾種類和含義:

1. 幾何圖案類:

  回形紋、萬字紋、扯不斷、連珠紋(延綿不斷)、雲紋、水紋、各類錦地吉祥)等

2. 花草、植物類:

  番草(延綿)、梅(耐寒)、蘭(幽香)、

  

竹(有節)、菊(傲霜)、牡丹(富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清廉)、松(長青)、水仙(群仙)、海棠(滿堂)、桃花(春光)、月季(四季)、靈芝(如意、仙氣)等

3. 動物類:

  鼠(子孫)、草龍(吉祥)、大象(吉祥)、獅子(好事)、麒麟(吉祥)、馬(進財、馬上)、牛(春雨多、犀牛望月)、鶴(長壽)、猴(封侯)、鹿(祿位)、壽帶鳥(長壽)、白頭翁(白頭到老)、蝙蝠(福)、鹭鸶(一路連科)、喜鵲(喜事)、魚(有余)等

4. 水果類:

  柿子(好事)、西瓜(多子)、石榴(多子)、桃(壽)、佛手(福)、杏(幸福)、香瓜(香官兒)、桂圓(貴)、葫蘆(多子)等

5. 人物類:

  福星、祿星、壽星、八仙(吉祥仙人)、戲曲人物、歷史故事中的人物等

6. 文字類:

  迎祥、凝瑞、樹德、積善、鸢飛魚躍、福、祿、壽、戬b(福壽)、松竹、丹桂等

7. 其它器物類:

  筆、銀錠(必定)、杯、爐、壺(博古)、銅錢(眼前)、山石(長壽)、琴、棋、書、畫(四藝)、如意(如意)、暗八仙(吉祥)、戟、磬(吉慶)等

編輯本段磚雕造型的吉祥寓義(部分)

  五只蝙蝠圍繞壽字 五福捧壽

  猴、蜂、馬 馬上封候

  鼠與葡萄 子孫萬代

  松、竹、梅 歲寒三友

  牡丹與鳳凰 富貴吉祥

  牡丹與壽帶鳥 長壽富貴

  戟、馨和如意 吉慶如意 菊花和麻雀 居家歡樂

  荔枝、桂圓、核桃 連中三元

  毛筆、如意、銀錠 必定如意

  蓮花與鹭鸶 一路連科

  鶴、松 松鶴延年

  獅子與銅錢 好事在眼前

  兩支喜鵲與梅花 喜上眉梢

  魚和蓮花 連年有余

  玉蘭、牡丹、桂花 玉堂富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