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3日在一份報告裡說,敘利亞至少290處文物古跡在過去3年多的戰火中受損,其中不少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令人痛心。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搜集並分析了敘利亞18個地區的衛星圖片,最終認定24處文物古跡完全損毀,104處嚴重受損,85處中等程度受損,以及77處可能受損。
敘利亞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曾歷經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統治,首都大馬士革、北部城市阿勒頗等均為世界著名古城,有著許多文物古跡。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巴爾米拉等城市,多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物古跡嚴重受損,其中包括霍姆斯市附近的騎士堡,該城堡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重要的一個中世紀城堡。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展示了這些文物古跡在戰爭前和戰爭中的對比照片,從而顯示出戰爭對這些文物古跡不同程度的破壞。報告說,轟炸、非法挖掘、把古城堡用作軍事掩體等行為導致大量文物古跡遭受破壞。
衛星圖片顯示,阿勒頗古城堡附近隨處可見彈坑、碎石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伍麥葉清真寺嚴重受損,建於11世紀的宣禮塔不復存在。
“對敘利亞和全世界來說,這些事令人非常悲傷,”聯合國官員埃納爾·比約戈說,“人類正在失去千百年的文化傳承。”
比約戈介紹,在受損文物古跡中,“也許其中一些今後可以被修復,但被掠奪走的部分可能就永遠失去了,除非某些文物重新露面並被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