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經戰火摧殘現原址修復的首爾

經戰火摧殘現原址修復的首爾

日期:2016/12/14 18:59:0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文化建築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殘,古建築之可貴,除了它們是用金錢和血汗堆成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是歷史的遺存。古建築文物的主要價值就是歷史、藝術、科學三個價值。保護古代建築,主要是保護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工程、藝術方面的成就。古建築修繕專家---建磊裝飾裝修向你解說一下。
       歷史上中華文化在東方的影響形成了學界稱之為“漢文化圈”的地域,韓國首爾的古宮殿建築群就是朝鮮半島上受漢文化影響在建築上的集大成者。此外,還有宗廟和水原華城,三大世界遺產共同構成了首爾都市圈中的古代文化氛圍。走一圈韓國,看他們對古建築的保護和利用,其中確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們借鑒。河北建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跟你一起去了解下首爾的古建築修繕

世界遺產昌德宮古典宮殿建築群

朝鮮半島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國家和政權,他們雖分分合合,但多個世紀以來一直受漢文化的影響,基本上都與中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藩屬關系。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朝鮮建立總督府,1910年逼李氏王室退位,朝鮮王朝正式終結。有長達500年王都歷史的漢城如今留下來的有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五大宮殿群和供奉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靈位的宗廟。
       在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漢城(現稱首爾)在雙方軍隊中相繼易手,城市和古建築均遭到重大的破壞。韓國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起便逐步在原址修復這些古建築,至今已經大功告成。我們今天在首爾游覽可以看到重現的朝鮮歷史上的一些場景,如每年的宗廟祭祀大典、景福宮中朝鮮國君與朝臣共濟一堂的慶典和德壽宮大漢門古代換崗儀式等等。
       五大宮殿群均位於市區,其中最著名的是昌德宮。它最早建於1404年,雖然它並非是朝鮮王朝最早的宮殿,但卻是眾宮殿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被稱為“韓國的故宮”。昌德宮自17世紀起有250年作為正宮使用,但它並不符合漢文化中正宮位於中軸線的范例,而且它的布局是非對稱的,它隨地形而建,與四周的自然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該宮自1611年重建後到1910年一直是王室成員的正式居所。它的御花園秘苑被認為是韓國保留了最多古典宮廷庭院之美、是最有文化遺產價值之地。1997年昌德宮古典宮殿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首爾的五大韓國古代宮殿群

 除上述昌德宮外,其次的便要數景福宮,它才是朝鮮王朝最早的正宮。景福宮於1395年由朝鮮王朝開國皇帝太祖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跡的基礎上加以擴建而成,作為正宮使用達200年。它處於漢城中軸線上,位置相當於北京的故宮。1553年它被大火焚毀;1592年壬辰倭亂時,景福宮再度被焚毀。此後據稱因風水問題而棄用,當時的離宮昌德宮被選作正宮使用,景福宮被閒置約270年。1867年進行了重建,而在1915年又被日本人毀壞。復建後的景福宮現在應該是首爾最大的古典宮殿建築群,很多儀式在此舉行。
       位於市內車水馬龍的市政廳廣場上的德壽宮是朝鮮王朝最後的宮殿,宮內有許多朝鮮早期的歐式建築。它於1592年後成為朝鮮王朝的臨時王宮,直到昌德宮重建完成為止。德壽宮大漢門每天的古代換崗儀式是游客最易看到的歷史重現場景。昌慶宮建於1419年,是朝鮮王朝的別宮,同樣擁有規模不小的宮殿建築群和御花園。規模最小的是慶熙宮,它建於1616年,是次要的王宮。
       首爾五大古代宮殿建築群雖然沒有一處比得起北京故宮的氣勢磅礴和精雕細刻,但它們卻構成一座古城的歷史氛圍,它們用石砌成的圍牆雖矮但顯得古樸,它們宮殿的飛檐結構和角度與中式古建築相比有所不同,可能是帶有更多的漢唐風格從而形成了韓國古建築自有的特色,使人感覺雖是中式的基礎但仍具一點異國風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