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柏威夏寺:被戰火侵擾的世界文化遺產

柏威夏寺:被戰火侵擾的世界文化遺產

日期:2016/12/14 12:32: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柏威夏寺

    2011年初,因為泰緬兩國在邊境地區發生的激烈軍事沖突,一座名為柏威夏寺的廟宇頻頻出現於各類媒體之上。

    柏威夏寺位於柬埔寨、泰國的接壤地區,在柬埔寨叫PreahVihear,泰國人則稱之為KhaoPhraViham。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始建於千年前的高棉帝國,當時是吳哥王國第四位君主耶索華曼一世(YasovarmanI)統治時期,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後便打算在扁擔山脈建造一所寺廟。柏威夏寺的建造屢經波折,一直到1152年才正式完工。在這200多年的時間裡,吳哥王朝更替了13位君主,皇室內部紛爭不斷,但對這座寺廟的建造從未停止。

    經過200多年的不斷潤飾,柏威夏寺終於形成了懸崖之巅令人贊歎的建築群落,成為高棉帝國著名的大型石宮建築,成為吳哥窟以外最富文化內涵和藝術性的吳哥時期古寺,被視為吳哥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直至今日,盡管仍有不少以石宮宗教建築為主的高棉帝國遺跡保存下來,但論規模和藝術成就,這些遺跡很少能出柏威夏寺之右。

    柏威夏寺建在馬誇山摩艾丹崖頂,具有極佳的地勢。摩艾丹崖像一個“鷹喙”,“喙尖”朝向柬埔寨一方,“喙根”朝向泰國,崖頂有一塊平台,長約800米、寬約400米,剛好構成柏威夏寺的地基。柏威夏寺占據的崖頂平台,三面可遠眺,一面直抵山腳。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平時人們只能由泰國一側,沿山坡上的台階進入柏威夏寺。

    來到寺廟後院,離懸崖僅幾米,可俯瞰整個柬埔寨平原,天氣晴朗的時候,還可以望到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洞裡薩湖。受當地傳統的神山信仰和印度教文化影響,一千多年前這裡被視為神山。難怪歷代吳哥國王煞費苦心要將寺廟修建在這裡。要知道,當時這裡地處偏遠,不比吳哥窟是首都所在地,石材的運送也是極其困難的。

    柏威夏寺起初並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廟,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神。公元前3世紀,印度教自西向東傳入如今的東南亞地區,一直到13世紀,印度教與佛教並駕齊驅,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古跡。而柏威夏寺就是其中之一。13世紀以後,隨著印度教在這一地區的衰敗,柏威夏寺逐漸融合佛教元素,成為佛教寺廟,受到柬、泰兩國佛教信眾的朝拜。

    由於柏威夏寺地處偏遠,地形險要,所以至今仍保存得比較完好。寺廟以南北方向為基軸建造於550米高的峭壁之上,四面有長階梯可供上下。寺廟以供奉毗濕奴神的殿堂為中心,有4層、4個庭院、7個石池,另有回廊和塔門,曲線環繞,體現出吳哥王朝時期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寺廟砂巖材質所砌的神祠、回廊、階梯,以及裝飾的大量精美浮雕,精美絕倫,富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和歷史文化價值。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的甬道兩旁,有長達28米長的雕龍,可惜因年代久遠而部分損毀。整個建築群呈褐紅色,在綠樹和藍天白雲映襯下,愈發顯得古樸壯美。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柏威夏寺的評價是:具有極佳的地勢,其建築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觀與宗教功能,寺內精致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寶。

    在過去幾十年裡,柏威夏寺一帶一直是柬埔寨與泰國領土爭端的焦點。這種爭端可以追溯到約200年前。

    1796年,泰國占領了柏威夏寺周圍地區,1806年安贊二世(AngChanII)又奪回該地區。1907年,柬埔寨成為法國殖民地,同年泰國宣布將這一地區永久性歸還。1904年2月13日,法國與當時的暹羅簽訂邊界條約,規定關於邊界線的具體走向和位置,由法國-暹羅聯合勘界委員會通過實地勘界劃定。當時,雙方同意沿馬誇山山脊劃定邊界。由於柏威夏寺位於崖頂,如按山脊劃邊界,柏威夏寺全寺應在暹羅界內。但是在1908年送交給暹羅政府的一幅地圖中,將柏威夏寺標繪在邊界線的柬埔寨一側境內。盡管有異議,但暹羅政府還是接受了這張邊界劃分圖。

    20世紀50年代,柬埔寨獨立後,與泰國就柏威夏寺歸屬產生爭議。泰國認為,那幅地圖不是聯合勘界委員會工作的產物,因此不具法律約束力,並於1949-1952年占領柏威夏寺。1959年10月,柬埔寨政府就柏威夏寺歸屬在海牙國際法庭對泰國提起訴訟,1962年,國際法庭對這一地區的歸屬進行了裁決,將柏威夏寺判歸柬埔寨,卻沒有對周圍4.6平方公裡具有爭議領土的歸屬作出裁決,雙方爭議並未就此停止。

    2008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柬埔寨提出的申請,批准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在泰國引起軒然大波,柬、泰兩國圍繞這一地區的爭端進一步升級,並多次爆發軍事沖突。炮火紛飛中,柏威夏寺這座經歷過近千年時光洗禮的古老廟宇,靜谧不再,同時從未有過地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

推薦閱讀:

承德皇家寺院 普寧寺

土耳其棉花堡

老撾“瓦普廟”

英格蘭巴斯小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