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高齡少年”“巴蜀鬼才”古鎮雙雄會

“高齡少年”“巴蜀鬼才”古鎮雙雄會

日期:2016/12/15 16:24:00      編輯:古代建築
    著名作家王蒙周日在成都做客金沙講壇,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幾個特點”開講後,昨日,又專程前往大邑安仁,參觀位於安仁鎮的魏明倫文學館。一個是鐵凝口中的“高齡少年”,一個自诩“巴蜀小鬼”,兩人走到一起,撞出的火花非同凡響。整個下午,兩年未見的兩位老友相處甚歡。魏明倫當“向導”,王蒙饒有興趣地聽著、看著、點評著,還興之所至提筆揮毫,表達了對當地支持文學事業的激賞。

喜 相 逢

謙遜“小鬼”當導游 诙諧大哥作點評

為迎接王蒙的到來,魏明倫昨日特意穿上紅色的夾克,戴上紅圍巾,陽光下顯得格外打眼。“在王蒙老大哥面前,我肯定不能自稱‘巴蜀鬼才’,而是‘小鬼’。今天是‘文壇老大哥’來看望‘巴蜀小鬼’。”站在文學館前簡短寒暄後,“小鬼”變身“向導”,向王蒙一一介紹文學館館藏情況。王蒙一會兒將館中陳列的魏明倫辭賦大聲讀上一段,一會兒诙諧地點評幾句,對文學館給予了熱情的稱贊。在朗誦一段賦文時,王蒙氣勢充足,一口氣順暢地念了很多句,引發現場的啧啧稱贊聲。

“我這個‘慣口’如何?我應該可以參加川劇團了吧!哈哈!”童心未泯的王蒙幽默感極強。在魏明倫的銅塑前,王蒙又幽了一默:“這個塑像臉部的表情看上去充滿傲氣,但我覺得你並沒有這麼驕傲,或許是你對我比較客氣。”

相 見 歡

完成妻子囑托 王蒙當面送喜糖

今年10月,80歲的王蒙再婚了,新婚妻子正是魏明倫認識多年的朋友、《光明日報》資深記者單三娅。昨日,被引領到文學館展示台前時,王蒙突然拿出一個紅色小包遞給魏明倫:“這是三娅讓我補給你們的喜糖。參觀你的文學館,你是念念不忘三娅。”魏明倫笑著接過,連聲說“感謝”。

2013年對王蒙是重要的,他在友人的關心下結識了單三娅女士,兩人一見鐘情,一見如故。

放“狠”話

五年不寫新戲 要“興師問罪”

昨日,興致高昂的王蒙還提筆為魏明倫文學館揮灑寫下“感天動地”四個大字,表達了對當地支持文學事業的贊揚。在隨後的座談會上,王蒙盛贊魏明倫文學館:“跟書畫家展示書畫作品不同,文學館比較難弄,因為文學家的作品比較抽象。但是魏明倫文學館卻弄得很好看,內容豐富,很可愛。”王蒙還激將魏明倫:“你的雜文寫得再好,我還是最想看你寫的戲!等5年之後,如果再不寫新戲,我找你興師問罪!”魏明倫則回憶了和王蒙相識20多年來的點滴往事,稱創作不斷的王蒙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縮影。20多年來,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每逢節慶都會短信問候,關心對方的文學創作與事業。

同步播報

王蒙文學藝術館

明年5月綿陽開館

記者從魏明倫及王蒙秘書彭先生處了解到,“王蒙文學藝術館”明年5月將在綿陽開館,館捨占地5000平方米,位於川音綿陽藝術學院內,集收藏、研究、公共教育與國際藝術交流為一體。作為該校學術委員會榮譽主席的王蒙,他的手稿、生活物品等將會在該館給予重點展示。據彭先生透露,這是王蒙遍設各地的文學藝術館中展示面積最大的一個。

蒙聲回放

做客金沙講壇 點評四川文化

贊川人精神:川人精神是四川文化的特質。


談川人性格:四川出過很多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科學家,四川人的勇敢、吃苦、熱烈的性格品質,在全國有相當大的影響。

評四川文化: 四川有很多我喜歡的文化作品和優秀文學家、作家。詩仙李白是四川人;我年輕的時候讀過李劼人的小說《大波》,從四川看到了中國近百年的變動;沙汀作品中很多描寫四川民風、傳統文化的內容,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看當今川人: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整個中國,特別是四川,體現出一種久經考驗、歷經磨難,仍然奮勇前進的精神,以及一種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集體主義文化,這是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和突出表現,應該繼承傳承下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