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重慶涞灘古鎮 戰火下的古城

重慶涞灘古鎮 戰火下的古城

日期:2016/12/13 22:38:28      編輯:古建築紀錄


    涞灘古鎮其實應當叫涞灘古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200多年。聽當地人介紹,從鹹歉年間建成後,為了防范安寧軍入川和李、藍起義,同治年間涞灘停止了一次浩大的加固培修,建成了盤繞著整個古寨的石頭砌成的進攻裝備,直至明天這道石頭城牆依然可見其穩固,足以鑒證當年那一段歷史。
    涞灘寨占地0.25平方公裡,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牆局部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牆高7米,寬2.5米,與現代修建結構形成清楚對比,別具古味特色。古寨內蒙古自治區還保存著舊時城堡相貌,有狹窄蜿蜒但尺度適宜的石街小巷,400余間清代民居。



    整齊有致而是木質結構的小青瓦修建群,基本上堅持了明清時代的原始面貌,古樸高雅,給人以返樸歸真步入恬靜山鄉小鎮之感。在小寨門內的街上保存有一個安寧池,作消防之用,下面題記為“同治元年”。“三步梯一段狹窄街道,由局部石壩形成,歷代足跡踏出一條路槽,是新鮮的見證。
    漸漸的瀕臨涞灘,遠遠就能看見古甕城城門,城門算不上宏偉宏偉,但條石冷靜與質感仍讓人感到這座城牆承載了歷史的厚重,讓人肅然生出了多少分敬仰,古甕城很有點南京石頭城的滋味,只不過縮了點水,也沒有那份莊嚴與霸氣的帝王之氣,反倒讓人更加冗雜瀕臨,古甕城是涞灘寨的一景,固然當年綿延環抱的古牆城已不復存在,斷垣殘牆也足以讓人體會到歷史烙下的痕跡。
    進入古甕城,城中城的想象巧奪天工,事先的涞灘人拙劣地讓朋友體會了什麼叫甕中捉鱉,這在事先的進攻攻事中算得上上乘之作。踏上青石鋪成的小街是最滿意的,恬靜的小鎮早已沒了昔日的恬靜,留下的是一段回味無窮的往事。質樸的深灘人靜靜地守著家園,過著一份與世無爭的生涯,坐在家門口望著生疏的到訪者,眼光中流顯示一份溫和。
    二佛寺下殿瀕臨渠江,位於鹫峰山崖,依山摩巖石刻群雕是涞灘古鎮人文景觀的集合體現,存在深入的二佛禅宗野蠻的藝術外延,集合反映了唐宋時代現代休息群眾的野蠻藝術結晶,給現代人懷古留下了美妙的回憶。寺內摩巖造像之冠。寺內石刻的16羅漢是18羅漢--500羅漢朔象演變的始祖。禅宗六祖造像在全國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組全家合影塑像。
    三尊怄佛別開生面,故事新奇;善財童子和飛天龍女雕蠢笨致,掩飾華美。這些文物景觀失掉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估。知名學者丁明夷教師,喻其為一顆埋在公開的明珠;美國藝術史家傳授何恩之博士,稱其為石刻藝術的寶庫。敦煌研究院院長,知名石刻專家段文傑教師題詞“涞灘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藝術的精髓”,“涞灘羅漢造像,石刻藝術的珍寶”。



 


    此外,還有泛濫的其它歷史人文景觀,明代石牌坊,清代捨利塔林,明清墓群和一些石刻題記和繪炙人口的“二佛八景”,這八景是:鹫峰雲深、佛巖仙跡、龍洞清泉、修建戲石、雙塔迎舟、獨樹東門、經盤霁日、畫梁搓波。
小貼士:
    行:自駕車走重慶到合川的高速,到合川再向北到龍市,未到龍市前有路口向右去涞灘。全程水泥路面,約90公裡,1.5小時。乘車由重慶火車站乘508路車到合川,轉到涞灘的車,或先到龍市,在龍市叫部摩托,花10分鐘4元錢到涞灘。回程時可以走渠江水路到小沔鎮,那裡有車直接回重慶,這樣不用走回頭路,又可以看看渠江的風景。
    吃:渠江魚、土雞,還可以試試當地的米酒。
    住:只要一家“古鎮客棧”,10元一人,還算潔淨。記得上客棧天台看古鎮全景。

    重慶12月23日電 記者劉麗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