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太平門遺址考古發現城牆曾經歷三次大修

太平門遺址考古發現城牆曾經歷三次大修

日期:2016/12/15 15:15:10      編輯:古代建築

由北往南看的太平門及城牆斷垣

  重慶晚報訊

  日前,重慶晚報記者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2014年度業務科研成果匯報會上,獲悉渝中區太平門遺址最新考古進展和收獲。

  太平門城牆位於渝中區望龍門四方街太平門大碼頭一帶,或修建於明代,是重慶老城牆十七門中東南面的開門。當年這裡水陸碼頭商賈雲集,是繁華的商業鬧市。2013年7月,太平門在一次工地施工中重見天日。2014年10月底,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派遣考古工作隊進駐現場開始考古發掘。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員孫治剛介紹,目前太平門遺址內城門處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可以確定太平門遺址城牆存在三次大的修建和使用期及多次修葺過程,“我們發現城牆附屬台階依次疊壓有由晚至早不同時期的三次台階使用面,城牆頂部也對應有三次比較明顯的道路面,外側城牆立面上更清晰保留有7-8次相互疊壓的修葺痕跡。”

  經考古測量,太平門門洞內部高達5.1米、寬4.4米,如今門洞依舊被巨大條石堵得嚴實。孫治剛介紹,據《巴縣志》等文獻記載,太平門由內城、甕城兩部分組成,城門匾額上均有題字,內城門題“擁衛蜀東”,甕城門題“太平門”。現在發掘的城門是太平門遺址的內城門,城門上題字匾額已缺失無存,城外還有一座甕城,由東、南、西三面城牆與內城牆圍合而成,西面城門城牆已被破壞,東、南面城牆保存較好,甕城復原東西長約50、南北寬18.5米。

  據了解,下一步還將對太平門進行搶險加固,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

  重慶晚報記者 羅靜 畢克勤 攝影報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