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被“誤拆”,誰之過?
日期:2016/12/14 10:54:14   編輯:古代建築“可以不拆嗎?”幾天來,73歲的張德金這樣一次次請求拿著工具上門的拆遷員。一個月過去了,推土機沒有停止,一幢幢古建築被推倒,一塊塊青石板被販賣,這讓村民感到痛心。(2015年11月02日 錢江晚報)
古建築被拆這樣的事情不斷在上演,被拆的不僅僅是建築,更多的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因為這些古建築是歷史的積澱,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些地方政府在發展當地經濟時,會選擇拆除這些古建築,GDP上去了,城市的文化符號卻丟失了,取而代之的僅僅是水泥鋼筋沒有溫度的建築。 無論是怎樣的”誤拆“都不能掩蓋古建築被摧毀的事實,再怎麼找原因都逃避不了監管不力的過錯。一句“是拆遷隊把古建築誤拆了。”顯得多麼蒼白無力,作為監管部門,明知道古建築存在被損的巨大危險,卻置之不理,不管不顧,被媒體曝光後,才做回應,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失去的古建築文化氣息早已蕩然無存,即使重建或遷移,無論如何一模一樣、美輪美奂,都及不上原來的破磚爛瓦來得意義重大。
所以地方政府應該積極保護該地的古建築,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要把古建築作為障礙物,而是要結合該地古建築的實際狀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力求既能留住古建築的本真,又能發展當地的經濟。同時也要落實好相關責任人,加大監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古建築,留住城市的文化。
(來源:張家界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