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豎起了羅馬柱
日期:2016/12/16 18:45:00   編輯:古代建築 “水晶晶”的江南古鎮在申遺中豎起了羅馬柱 。
“這裡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桑樹園、水晶晶的雨港、水晶晶的石拱橋……這個水晶晶的小鎮、水晶晶的倒影,映出這個水晶晶的世界!”
著名作家徐遲用60多個“水晶晶”描述的南浔古鎮早在明萬歷年間就成為“耕桑之富、甲於浙右”的江浙雄鎮。750多年來,南浔鎮以其獨特的水鄉風貌和精致的古典園林形成了百余處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其中,集藏書、園林於一體的嘉業堂藏書樓及小蓮莊、“江南第一巨宅”--張氏舊宅都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於是,南浔古鎮順理成章地出現在2003年浙江和江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清單中,被專家描述成“我國保持水鄉風貌最好、明清建築群最完整、私家園林最豐富和民俗風情最純樸的水鄉古鎮”。
但是,這個在申遺預備清單中最有文化底蘊的古鎮,竟然在申遺中最先被淘汰出局。
為此,記者於近日踏訪南浔,一探究竟。來到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歐式風格的石子路。當地人說,這條取名為象門街的“西洋路”是在近年興建的,此地拆遷前多半是清末民初時留下的民宅。
游客張先生走在象門街上感歎,如此現代的“西洋路”放在古鎮不倫不類,與周圍的風貌很不協調。
穿過象門街,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的景色令人倍感惬意。記者走進市文保單位劉氏梯號,傳統的中式建築後院隱匿著一幢紅磚樓,樓後的空地被圍牆隔成幾個區域,幾根羅馬柱豎立在70方左右的水泥地上,許多游客表示對如此建築格局十分不解。
據當地人介紹,早年紅樓後面十分空曠,因為劉家人早餐喜歡飲用新鮮的牛奶,這裡曾經是劉家的奶牛場和網球場,但人們看著眼前的羅馬柱卻怎麼也想象不出當年的情景。
記者隨後沿著南西街來到了市文保單位南浔絲業會館,此館為湖州市首家絲商建立的公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傳承著中國絲文化的精髓。如今的絲業會館卻被承包給了一家企業,一扇黑鐵門將游客擋在門外,大家只能透過門縫感受會館昔日的輝煌。
看完園林賞古宅。南浔古建築歷史悠久,許多民宅具有古樸的明清特色。但記者漫步河道兩岸所見,一邊為居民老宅,另一邊卻建造著一排排仿古建築,兩者鄰街而處,對比鮮明,尤其是仿古建築中夾雜著的幾幢復古裝修的高樓與古鎮風格大相徑庭。
“難道古時候就有高樓大廈了?”記者聽到旅行團裡的一位老者如此驚歎。
針對在古鎮裡添設仿古建築的現象,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表示,古鎮的價值在於它的原真性、完整性、可讀性以及可持續性,古鎮與新鎮間應有緩沖區,不應該拆征古建築造仿古建築。
“在風景區裡建設仿古建築等於造假,這對世界遺產申報十分不利”。謝凝高教授強調,人為的破壞比自然破壞產生的結果要嚴重的多,在風景區裡亂拆亂建就是對遺產的肆意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