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泰山世界文化遺產動態信息及監測預警系統設計方案內部評審會”第二次會議在數字泰山指揮調度大廳召開,文物宗教局、規劃建設土地局、農林局、衛生環保局、博物館、信息中心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泰山世界文化遺產動態信息及監測預警系統,主要針對泰山石刻、古建築、近現代建築、古樹名木、石窟寺、古遺址等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和氣象、水體、土壤、酸雨等進行實地監測和預警,為實現遺產地保護管理經常化、數字化、科學化、電子化提供第一手動態資料,為改善和加強文物保護、規劃建設、旅游營銷、游客監控、交通管制、安全監管、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精細化、日常化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系統框架。該系統是“數字泰山”完善內容、強化手段、拓展渠道的核心和關鍵,是實現泰山資源共享、行業貫連的重要紐帶。
世界文化遺產動態信息及監測預警系統,是國家文物局重點支持的項目。目前,廬山、武夷山、峨嵋山、敦煌、十三陵、八大嶺、天壇公園、龍門石窟、蘇州園林等地相繼建設了該系統並取得顯著效益。泰山景區高度重視該項目建設,黨工委書記譚業剛多次調度、過問進展情況,相關分工領導靠上協調指揮,保證了項目順利展開和穩步推進。
該項目計劃在11月中旬完成編制並上報國家文物局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