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日期:2016/12/14 11:56:52      編輯:古代建築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屋脊高聳,雕飾精美 

    青磚黛瓦、木門石牆、繡樓高聳、四院相連……

    這,是一座散發著濃郁人文氣息的明清古宅,古樸典雅;這,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磚瓦建築,氣勢恢宏……夏日清晨,我們驅車來到位於洛寧縣下峪鎮後上莊村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東院內的石磨 

    1、明清古宅匿林間

    後上莊村地處洛寧、栾川、盧氏三縣交界的丘畦之地,南面崤山,村前有小河緩緩流過。

    這是一個古樸的小山村,村裡有一堵影壁牆,牆面上還留有早年“抓革命促生產”的宣傳語。在影壁牆後面,有一古宅坐北朝南。古宅占地8畝,周邊有青林翠竹圍繞,古樸典雅,盡顯人文氣息。

    從現有歷史遺存來看,整座宅院氣勢恢宏,64間房捨保存較好,其中多處房捨仍有村民居住。王家大院自西向東分西院、中院、東院、花園,四院相連,結構嚴謹,布局考究,房捨功能各異,體現出封建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

    “老人們相傳,這座宅院建於明末清初……”後上莊村委會主任王建超說,目前,王家大院東院保存得最為完好,小時候他總愛和小伙伴們去那裡玩耍。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繡樓旁的井 

    2、雄偉繡樓不一般

    在王家大院眾多遺存建築中,當屬繡樓最為獨特。它處於東院之中,立於後上莊村的中央,為兩層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

    據王建超介紹,繡樓整體由青磚建造,其中的一種青磚一塊重二十三斤,長一尺五寸、厚七寸、寬七寸。繡樓一層有五孔固窯,深三丈、闊一丈三、高一丈多;二層房前有平台,房椽為方形,屋頂由大青瓦、長青瓦、滴水瓦鋪成,高聳雄偉。

    沿繡樓東側設有石台階,共計二十三階,拾階而上便是瞭望樓,其上有觀望台,並設有槍眼。“古時這裡匪患多,說不定炮樓裡還存有土槍土炮呢!”王建超打趣說。

    據傳,舊時繡樓周圍還有過廳、正廳、廂房等建築環抱,廊檐密集,以便小姐、丫鬟從繡樓到院內其他建築。

    “王家的大掌櫃住在一層,大小姐住在雕飾精美的二層。”王建超說,當時王家家大業大,東院旁邊的屋子裡住著不少長工。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西院敦倫堂 

    3、銀庫傳說今成謎

    挪步東院之東,這裡便是花園,院內建築前沿下有木刻雕飾,精美異常。花園雖不大,但中央掘有小池塘,池塘內設有假山,十分唯美。

    這樣一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小山村,為何會有一座闊氣典雅的古宅呢?

    相傳,王氏先祖原籍陝西西安府,因窮困潦倒逃荒至後上莊村,以賣豆腐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後來,王家突然暴富,蓋起王家大院。從此,王家人丁興旺,傳世十四代,歷經300余年。

    王家是如何突然發跡的呢?

    “他們是靠李自成的銀庫發家的。”王建超的回答讓記者驚詫不已。

    原來的下峪鎮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自古就有“中原銀鉛之鄉河洛山水勝地”的美譽。

    相傳明朝末年,李自成在豫西商洛山中招兵買馬,在盧氏至洛寧的沙溝山中開礦煉鉛、鑄銀,並在後上莊修了一個秘密銀庫。當年李自成起兵時,將銀庫交由一費姓青年看管。後來,李自成兵敗,全軍覆沒。多年後,青年已成老者,雖一直不見有人前來取錢,但他還是堅守著當年的諾言,即便窮困潦倒,也未曾動過銀庫裡的一文錢。

    有一天,風雪交加,老者又冷又餓,暈倒在王家門口。王家人出於善心,將老者扶回家中,悉心照料。老者為之感動,在臨終前說出了銀庫的秘密……再後來,王家漸漸沒落且無子嗣,銀庫的傳說也成了後上莊村村民心頭的一個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