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如斯古鎮 歲月如往昔

如斯古鎮 歲月如往昔

日期:2016/12/15 23:14:48      編輯:古代建築
白牆、青瓦、鵝卵石路是她秀麗端莊的面容,小橋、流水、深弄水巷是她婀娜多姿的身段,她寧靜而安詳,帶著讓人感動的滄桑將你輕柔地喚醒,帶你進入這缥缈又真實的江南古鎮。現代氣息還未將她滲入,還未擾亂她恬靜清幽的美夢,寧波如斯古鎮,歲月一如往昔。
前童的記憶被抽絲剝繭,我仍記得的是從一戶人家石雕的門楣上伸出一簇簇如小家碧玉般的紫薇花,嬌滴滴地從牆頭含羞且俏皮地探頭探腦。她輕輕揮動枝條,抽打著大腦中點滴與她有關的記憶碎片,將前童記憶穿連起來,頓時鮮活如昨。
古鎮始建於宋朝末年,七百多年來,童姓子孫合族聚居於此,因坐落於白溪的前邊,故名前童。古鎮的建築多為明代建築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築,不僅小徑由鵝卵石鋪成,就連建築的屋基也大多為卵石壘成,在潮濕的天氣,鵝卵石泛著清亮的光,讓小徑在這陰暗的天光裡變得柔和起來。古鎮的街巷狹小而密集,有的僅能容兩人側身而過,但村中老街、小巷卻布置得井然有序,祠堂、水井、渠道錯落其間,石雕、舊宅觸目皆是。
雨時斷時續地下著,多想就這樣在煙雨裡變成像丁香花一樣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在這悠長又寂靜的小巷徘徊。這裡處處都是可以入畫的,並不是濃墨重彩的油畫,陽光下的它是輕輕淺淺地白描,雨中的它是浸染開來的中國式水墨畫。它如著名導演陳逸飛所訴:古鎮隨處可入畫,尤其是這裡的“靜”,能給人一種回到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又有點陌生。陳逸飛將《理發師》50%以上的鏡頭給了前童,“乍看上去顯得破落,可一進入鏡頭就變得深厚古樸。”別人看來破舊的門欄在陳逸飛眼中卻是潦落貴族滄桑的美。一間二十幾平方米大臨街的屋子,便是《理發師》鏡頭中的理發店。如今,故事中的兩面鏡子還掛在牆上,那把斑駁的理發椅留在屋子中間,在昏暗的光線裡獨自感慨唏噓。
前童最應該去的是“明經堂”和“職思其居”, 數代相傳的童家子孫至今居住在此。院中掛了塊“敦倫凝道”的扁額,迄今已有180年的歷史,上面的金字至今沒有褪色。雨越下越大,我們只好躲在屋檐下一邊拍照一邊避雨。一旁的廂屋中,一家子正在悠閒地打著麻將,嬉笑聲與吳侬軟語從屋子裡飄出來。一大一小兩個孩子,趁著下雨,趴在房檐下用小罐子接雨水,小一點的孩子在一旁看著雨水咿咿呀呀地說著什麼,兩個孩子便咯咯地笑了起來。
這就是前童,或許你看到的只是它的古老、破舊,但只有你親自來到這裡,了解它,觸摸它才能感覺到它的溫婉如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